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定义和基础理论探讨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定义 | 第15-16页 |
2.1.1 农业技术推广 | 第15-16页 |
2.1.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第16页 |
2.1.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 第1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农业推广框架理论 | 第16-17页 |
2.2.2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 第17页 |
2.2.3 农业创新扩散理论 | 第17-18页 |
2.2.4 农业推广沟通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国外农技推广体系的经典模式、运作机理及启示 | 第20-27页 |
3.1 国外农技推广体系的经典模式 | 第20-21页 |
3.2 国外农技推广体系运作主要形式 | 第21-23页 |
3.3 外国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态势、主要经验以及对内蒙古的启发 | 第23-27页 |
3.3.1 外国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态势 | 第23-24页 |
3.3.2 外国农技推广体系构造中的主要经验 | 第24-25页 |
3.3.3 外国农技推广体系构造对内蒙古的启发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内蒙古地区构造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 第27-30页 |
4.1 内蒙古地区的农技推广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27-28页 |
4.2 内蒙古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 第28页 |
4.3 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场站及办公场所缺乏 | 第28-30页 |
第五章 内蒙古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5.1 内蒙古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5.1.1 农技推广机构分配不合理 | 第30页 |
5.1.2 农技推广队伍履职困难 | 第30-32页 |
5.1.3 农技推广机构基础条件有待提高 | 第32页 |
5.1.4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职效果欠佳 | 第32-33页 |
5.2 内蒙古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5.2.1 对农技推广知识和内容没有科学统一的认知 | 第33-34页 |
5.2.2 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农技推广效果 | 第34-35页 |
5.2.3 农技推广服务系统的弊端与不足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内蒙古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的对策与建议 | 第36-42页 |
6.1 完善组织内部系统,实现公平分配 | 第36页 |
6.2 实现组织的制度化,使人才可以“人尽其用” | 第36-37页 |
6.2.1 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 | 第37页 |
6.2.2 规范岗位职责,加强团队建设 | 第37页 |
6.2.3 构建合理的网络组织,整合推广途径 | 第37页 |
6.3 提高农技推广队伍基础条件 | 第37-38页 |
6.3.1 注重经济的支持,把资金全面落实到推广工作的实处上 | 第38页 |
6.3.2 改善使外部硬件,与内部软件相匹配 | 第38页 |
6.3.3 扩宽筹资途径,增加推广资金 | 第38页 |
6.4 提高队伍人员的全面能力,更好地实现岗位职能 | 第38-42页 |
6.4.1 完善聘用合同,注重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第39页 |
6.4.2 对培训的手段要不断更新,改进地区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 | 第39-41页 |
6.4.3 注重对从业人员的审核力度,使其实现全面的升级与进步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