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3页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产业集群理论第17-18页
        2.1.1 概念与特征第17页
        2.1.2 产业集群与科技园区的关系第17-18页
    2.2 增长极理论第18-19页
    2.3 系统工程理论第19-20页
第三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第20-27页
    3.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第20页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0-21页
    3.3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第21-22页
        3.3.1 基于理性分析的指标筛选方法第21页
        3.3.2 基于定量分析的指标筛选方法第21-22页
    3.4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2-27页
        3.4.1 评价指标的初次选择第22-23页
        3.4.2 评价指标的甄别与筛选第23-24页
        3.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4-27页
第四章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第27-44页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27页
    4.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描述性统计第27-32页
        4.2.1 对创新主体系统的描述分析第28-29页
        4.2.2 对创新支撑系统的描述分析第29-30页
        4.2.3 对创新产出系统的描述分析第30-32页
    4.3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过程第32-44页
        4.3.1 模型建立与分析步骤第32-33页
        4.3.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第33-34页
        4.3.3 公共因子的提取与命名第34-36页
        4.3.4 计算公共因子得分与排名第36-41页
        4.3.5 计算综合因子得分与排名第41-44页
第五章 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第44-50页
    5.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第44-45页
        5.1.1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横向比较分析第44页
        5.1.2 杨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分析第44-45页
    5.2 协同创新因子对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与对策建议第45-47页
        5.2.1 协同创新因子对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第45-46页
        5.2.2 对协同创新因子的对策建议第46-47页
    5.3 科技支持因子对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与对策建议第47-48页
        5.3.1 科技支持因子对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第47页
        5.3.2 对科技支持因子的对策建议第47-48页
    5.4 创新绩效因子对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与对策建议第48-50页
        5.4.1 创新绩效因子对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第48-49页
        5.4.2 对创新绩效因子的对策建议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