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节气活动的育人价值研究--以L小学为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11-12页 |
(二)实践背景 | 第12-13页 |
二、选题缘由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一)节气相关的研究 | 第16-21页 |
(二)学校节气活动的研究 | 第21-23页 |
(三)育人价值理论与实践的转化 | 第23-26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26-3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27-2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第31-35页 |
(一)价值 | 第31-32页 |
(二)育人价值 | 第32-33页 |
(三)学校节气活动 | 第33-35页 |
第二章 节气概述 | 第35-59页 |
一、何为节气 | 第35-40页 |
(一)节气 | 第35页 |
(二)廿四节气 | 第35-36页 |
(三)“人间节语” | 第36-40页 |
二、节气的功能与价值 | 第40-48页 |
(一)相关的理论视角 | 第40-41页 |
(二)节气的内在功能 | 第41-43页 |
(三)节气的育人价值 | 第43-48页 |
三、传统节气中的“教育要素” | 第48-59页 |
(一)节气与教育中的“人” | 第49-53页 |
(二)节气与教育中的“事” | 第53-56页 |
(三)节气与教育中的“人与事” | 第56-59页 |
第三章 L小学节气活动描述 | 第59-82页 |
一、田野考察概述 | 第59-65页 |
(一)考察说明 | 第59-60页 |
(二)上海市L小学简介 | 第60-64页 |
(三)被考察班级简介 | 第64-65页 |
二、L小学的学校生活“节语” | 第65-69页 |
(一)“校园四季” | 第65-68页 |
(二)节气活动概览 | 第68-69页 |
三、五(6)班“暖冬行”考察 | 第69-82页 |
(一)点滴手账:“我们真实经历的节气” | 第70-72页 |
(二)古诗吟诵:“冬天里的诗情暖意” | 第72-73页 |
(三)游戏创编:“冬天,让我们嗨起来” | 第73-78页 |
(四)“暖冬行”节气活动概览 | 第78-82页 |
第四章 L小学节气活动的育人价值探究 | 第82-94页 |
一、节气学科知识的开发 | 第82-84页 |
二、节气实践过程的内化 | 第84-87页 |
三、节气精神内涵的融通 | 第87-90页 |
四、其他生成性教育资源 | 第90-94页 |
(一)学生的“去课堂”学习 | 第90-91页 |
(二)教师的“教学相长” | 第91-92页 |
(三)校园以外的教育支持 | 第92-9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94-10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94-97页 |
(一)节气活动支撑学生综合发展 | 第94-95页 |
(二)节气活动帮助学生自觉成长 | 第95-96页 |
(三)节气活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 | 第96-97页 |
二、研究反思 | 第97-102页 |
(一)研究的局限 | 第97-99页 |
(二)对结论的省思 | 第99-100页 |
(三)个人的反思 | 第100-10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后记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