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研究--以J区D小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23页
    一、研究源起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7页
        (一)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3页
        (二)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7页
    三、概念界定第17-19页
        (一) 学业成绩第17-18页
        (二) 学业成绩评价方式第18页
        (三) 等第制评价第18-19页
        (四) 百分制评价第19页
    四、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一) 研究问题第19页
        (二) 研究目的第19-20页
        (三) 研究意义第20页
    五、研究方法第20-23页
        (一) 文献法第20-21页
        (二) 个案法第21页
        (三) 访谈法第21-22页
        (四) 观察法第22-23页
第一章 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的目的第23-36页
    一、适应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第23-27页
        (一) 方向上引导第23-25页
        (二) 实践中贯彻第25-27页
    二、符合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第27-31页
        (一) 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第27-29页
        (二) 提高教师教育评价能力第29-30页
        (三) 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第30-31页
    三、缓和“分分必争”引发的矛盾第31-36页
        (一) 教育辅导机构之间的矛盾第31-33页
        (二) 学校教师之间的矛盾第33-34页
        (三)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第34-36页
第二章 D小学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的方式第36-46页
    一、“以百分制为主,等第制为辅”第36-38页
    二、“百分数折算成等第”第38-39页
    三、“优良、合格、不合格”第39-41页
    四、“优、良、合格、须努力”第41-42页
    五、“分项等第”第42-46页
第三章 D小学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的成效与问题第46-55页
    一、实施的成效第46-48页
        (一) 弱化分数,缓解了“分分必较”的学习压力第46-47页
        (二) 分项评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第47-48页
    二、存在的问题第48-55页
        (一) 评价标准模糊第48-51页
        (二) 评价方法“一刀切”第51-53页
        (三) 评价过程流于形式第53-55页
第四章 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的建议与反思第55-63页
    一、实施的建议第55-61页
        (一) 制定更为客观、统一的等第制评价标准第55-57页
        (二) 采用更为适切、明确的等第制评价方法第57-59页
        (三) 培养更为严格、精准实施等第制评价的教师群体第59-61页
    二、反思与展望第61-63页
        (一) 反思第61-62页
        (二)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一、著作类第63页
    二、期刊类第63-64页
    三、硕博论文类第64-65页
    四、其他第65-66页
附录第66-68页
    一、D小学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研究访谈提纲(校长版)第66页
    二、D小学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研究访谈提纲(教师版)第66-67页
    三、D小学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研究访谈提纲(家长版)第67页
    四、D小学学业成绩等第制评价实施研究访谈提纲(学生版)第67-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节气活动的育人价值研究--以L小学为例
下一篇: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同研究--以上海市三位少先队辅导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