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井下振动信息测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井下振动信息测量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井下振动信息测量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近钻头振动信号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18页 |
2.1 系统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2.1.1 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13页 |
2.1.2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6页 |
2.2.1 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硬件结构 | 第14-15页 |
2.2.2 系统软件功能划分 | 第15-16页 |
2.3 系统关键技术 | 第16-17页 |
2.3.1 DMA缓存的多参数串行快速采样技术 | 第16页 |
2.3.2 大容量存储器数据存储技术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近钻头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电路设计 | 第18-35页 |
3.1 数字信号控制器及其接口电路设计 | 第18-21页 |
3.1.1 数字信号控制器的选型 | 第18页 |
3.1.2 数字信号控制器接口电路设计 | 第18-21页 |
3.2 大容量存储器优选及接口电路设计 | 第21-25页 |
3.2.1 大容量NandFlash存储器优选 | 第21-24页 |
3.2.2 Nand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设计 | 第24-25页 |
3.3 测量信号说明分析 | 第25-27页 |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27-29页 |
3.5 系统供电电路设计 | 第29-33页 |
3.5.1 供电分析与器件选型 | 第29-30页 |
3.5.2 供电电路设计 | 第30-33页 |
3.6 采集系统PCB设计 | 第33-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近钻头振动信号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第35-52页 |
4.1 采集系统软件结构和主程序设计 | 第35-38页 |
4.2 井下多参数快速采样方法研究 | 第38-39页 |
4.3 井下多参数快速采样的软件实现 | 第39-42页 |
4.3.1 A/D转换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4.3.2 DMA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4.4 NandFlash快速存储方法研究 | 第42-43页 |
4.5 NandFlash快速存储的软件实现 | 第43-47页 |
4.6 其他软件程序设计 | 第47-51页 |
4.6.1 RTCC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4.6.2 温度传感器程序设计 | 第48-49页 |
4.6.3 串行通讯程序设计 | 第49-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数据回放软件设计 | 第52-59页 |
5.1 数据回放软件开发工具选择 | 第52页 |
5.2 数据回放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52-54页 |
5.3 数据回放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第54-58页 |
5.3.1 基于VISA驱动的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4-55页 |
5.3.2 数据转换处理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5.3.3 数据保存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5.3.4 数据回放界面及井下参数波形显示功能模块设计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系统集成与测试 | 第59-65页 |
6.1 系统集成 | 第59-60页 |
6.2 系统测试 | 第60-63页 |
6.2.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60-61页 |
6.2.2 近钻头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的工作温度特性测试 | 第61-62页 |
6.2.3 近钻头振动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分析 | 第62-63页 |
6.3 测试结论 | 第63-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