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1.2.1 镁生理功能及缺镁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 第16-20页 |
1.2.2 植物对镁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1.2.3 镁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及循环 | 第23-26页 |
1.2.4 小结 | 第26页 |
1.3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27-30页 |
2.1 选题依据 | 第27页 |
2.2 研究方法、内容 | 第27-28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不同番茄品种镁吸收特性比较 | 第30-39页 |
3.1 前言 | 第30-3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2页 |
3.2.3 样品分析测定 | 第32-33页 |
3.2.4 参数计算与结果处理 | 第3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3.3.1 不同番茄品种镁吸收动力学特性 | 第33-35页 |
3.3.2 不同番茄品种对镁吸收及分配特性 | 第35-36页 |
3.3.3 不同番茄品种镁流入速率和利用效率 | 第36-37页 |
3.4 讨论 | 第37-38页 |
3.4.1 番茄对镁吸收动力学方法 | 第37页 |
3.4.2 不同番茄品种间吸收特性差异 | 第37-38页 |
3.4.3 影响番茄吸收镁的因素 | 第38页 |
3.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钾镁比例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镁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第39-50页 |
4.1 前言 | 第39-40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40-41页 |
4.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41页 |
4.2.3 数据分析 | 第41-4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4.3.1 不同钾镁比例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生物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2 不同钾镁比例对不同品种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4.3.3 不同钾镁比例对不同品种番茄钾、镁浓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4 不同钾镁比对不同品种番茄镁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讨论 | 第47-49页 |
4.4.1 不同钾镁比对番茄生长及镁吸收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2 不同品种番茄对钾镁供应的响应 | 第48-49页 |
4.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低温高钾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镁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第50-60页 |
5.1 前言 | 第50-51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5.2.1 供试材料 | 第51页 |
5.2.2 试验设计 | 第51-52页 |
5.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52页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2-5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5.3.1 低温高钾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2 低温高钾对番茄生物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3 低温高钾对番茄钾、镁养分浓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4 低温高钾对番茄镁吸收及分配的影响 | 第57-58页 |
5.4 讨论 | 第58-59页 |
5.4.1 低温对番茄生长及镁吸收的影响 | 第58页 |
5.4.2 高钾对番茄生长及镁吸收的影响 | 第58-59页 |
5.4.3 不同番茄品种对低温高钾的响应 | 第59页 |
5.4.4 不同因素间的交互效应 | 第59页 |
5.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蒸腾及钾镁比例对不同品种番茄镁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 第60-69页 |
6.1 前言 | 第60-61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6.2.1 试验材料 | 第61页 |
6.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第61-62页 |
6.2.3 样品处理及测定 | 第62页 |
6.2.4 数据处理 | 第62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6.3.1 番茄蒸腾量与镁吸收量的关系 | 第62-63页 |
6.3.2 蒸腾抑制剂对不同品种番茄生长的影响 | 第63-64页 |
6.3.3 蒸腾抑制剂对不同品种番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64页 |
6.3.4 蒸腾抑制剂对不同品种番茄镁、钾和钙吸收的影响 | 第64-65页 |
6.3.5 湿度及钾镁比例对不同品种番茄镁吸收的影响 | 第65-66页 |
6.4 讨论 | 第66-68页 |
6.4.1 蒸腾与番茄生长及生物量的关系 | 第66-67页 |
6.4.2 蒸腾及钾镁比例与镁吸收的关系 | 第67-68页 |
6.5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喷施镁肥与调控库源关系对番茄镁营养的影响 | 第69-79页 |
7.1 前言 | 第69-70页 |
7.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7.2.1 试验区概况 | 第70页 |
7.2.2 供试土壤 | 第70页 |
7.2.3 试验设计与实施 | 第70-71页 |
7.2.4 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71页 |
7.2.5 数据计算与处理 | 第71页 |
7.3 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7.3.1 喷施镁肥与库源关系改变对番茄源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71-72页 |
7.3.2 喷施镁肥与库源关系改变对番茄源叶镁浓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7.3.3 喷施镁肥与库源关系改变对番茄果实产量累积及总产量的影响 | 第73-74页 |
7.3.4 喷施镁肥与库源关系改变对番茄果实镁浓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7.3.5 番茄不同位置源叶镁分配 | 第75-76页 |
7.3.6 番茄体内源库镁营养平衡 | 第76页 |
7.4 讨论 | 第76-78页 |
7.4.1 库源关系对番茄镁营养分配的影响 | 第76-77页 |
7.4.2 外源镁对番茄镁营养的调控作用 | 第77-78页 |
7.5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八章 石灰性土壤番茄施用镁肥效果研究 | 第79-90页 |
8.1 前言 | 第79-80页 |
8.2 材料与方法 | 第80-82页 |
8.2.1 试验区概况 | 第80页 |
8.2.2 供试土壤 | 第80-81页 |
8.2.3 试验设计 | 第81页 |
8.2.4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81-82页 |
8.2.5 数据处理 | 第82页 |
8.3 结果与分析 | 第82-87页 |
8.3.1 不同茬次番茄生育期气温、地温变化 | 第82-83页 |
8.3.2 不同茬次番茄生物量及产量差异 | 第83页 |
8.3.3 不同茬次番茄钾、镁吸收差异 | 第83页 |
8.3.4 土施镁肥后土壤钾、镁含量变化 | 第83-84页 |
8.3.5 土施镁肥对座果期番茄叶片钾、镁浓度的影响 | 第84-85页 |
8.3.6 土施镁肥对番茄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85-86页 |
8.3.7 土施镁肥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86-87页 |
8.4 讨论 | 第87-89页 |
8.4.1 土壤钾镁养分供给与番茄养分吸收的关系 | 第87-88页 |
8.4.2 石灰性土壤镁肥肥效 | 第88页 |
8.4.3 不同茬次番茄钾镁吸收差异 | 第88-89页 |
8.5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九章 综合讨论与结论 | 第90-95页 |
9.1 综合讨论 | 第90-92页 |
9.1.1 番茄对镁的吸收特性及影响因素 | 第90-91页 |
9.1.2 镁在番茄体内的运输、分配 | 第91-92页 |
9.1.3 镁在番茄体内的再利用及镁肥肥效 | 第92页 |
9.2 主要结论 | 第92-93页 |
9.3 创新点 | 第93-94页 |
9.4 研究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