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章 网络直播及其行政法律监管概述第13-24页
    1.1 网络直播概述第13-20页
        1.1.1 网络直播含义第13页
        1.1.2 网络直播的特点第13-16页
        1.1.3 网络直播的分类第16-18页
        1.1.4 网络直播的利弊分析第18-20页
    1.2 行政法律监管概述第20-24页
        1.2.1 行政法律监管第20-22页
        1.2.2 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的内容分类第22-24页
第二章 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的必要性第24-29页
    2.1 现实意义第24-26页
        2.1.1 有效实现媒体监管第24页
        2.1.2 加强违法犯罪防控第24-25页
        2.1.3 促进直播产业健康发展第25-26页
    2.2 经济学意义第26页
    2.3 法学意义第26-29页
        2.3.1 维护直播空间的公平正义第26-27页
        2.3.2 控制行政权与保护公民权第27-29页
第三章 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9-42页
    3.1 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体系现状第29-31页
        3.1.1 网络直播法规体系现状第29-30页
        3.1.2 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执法现状第30-31页
    3.2 我国网络直播法律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42页
        3.2.1 监管依据不完整第31-34页
        3.2.2 监管主体角度第34-36页
        3.2.3 监管内容方面第36-38页
        3.2.4 监管方式角度第38-40页
        3.2.5 监管程序方面第40-42页
第四章 域外相关监管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42-48页
    4.1 域外相关监管经验第42-45页
        4.1.1 美国网络直播监管第42-44页
        4.1.2 韩国网络直播监管第44页
        4.1.3 德国网络直播监管第44-45页
        4.1.4 欧盟的监管经验第45页
    4.2 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45-48页
        4.2.1 完善立法第46页
        4.2.2 注重引导自律和第三方评估第46页
        4.2.3 直播节目分级分类第46页
        4.2.4 完善执法定位第46-47页
        4.2.5 实名制身份验证第47-48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网络直播行政法律监管的建议第48-60页
    5.1 完善法规体系第48-51页
        5.1.1 加强法律层面的立法第48-49页
        5.1.2 规避法律冲突第49-50页
        5.1.3 完善立法内容及模式第50-51页
        5.1.4 加强开放式立法第51页
    5.2 合理设置监管主体及权力分配第51-52页
    5.3 监管内容第52-56页
        5.3.1 监管内容实现全面化第52页
        5.3.2 重视国家利益维护第52-53页
        5.3.3 完善分级分类和量化监管制度第53-55页
        5.3.4 探索直播侵权的行政法救济制度第55-56页
    5.4 监管方式第56-58页
        5.4.1 重视行业自治能力的培养第56页
        5.4.2 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监管第56-57页
        5.4.3 培育网民法治素养第57页
        5.4.4 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第57-58页
    5.5 程序方面第58-60页
        5.5.1 完善执法程序第58页
        5.5.2 补足救济性规定第58-60页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60-61页
    一、结论第60页
    二、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研究
下一篇:中欧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比较研究--从食物权研究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