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概述 | 第10-18页 |
1.1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内涵 | 第10-14页 |
1.1.1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概念 | 第10-11页 |
1.1.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特征 | 第11-12页 |
1.1.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功能 | 第12-14页 |
1.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1.2.2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第15页 |
1.2.3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论 | 第15-16页 |
1.2.4 环境污染的社会化救济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及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27页 |
2.1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 | 第18-23页 |
2.1.1 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2.1.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现状 | 第20-22页 |
2.1.3 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2.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2.2.1 承保模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2.2.2 承保范围的界定 | 第24页 |
2.2.3 承保机构的选择 | 第24-25页 |
2.2.4 保险费率的厘定 | 第25-26页 |
2.2.5 责任期间与免责事由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2页 |
3.1 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实践 | 第27-29页 |
3.1.1 美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第27-28页 |
3.1.2 瑞典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第28页 |
3.1.3 法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第28-29页 |
3.1.4 日本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第29页 |
3.2 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2页 |
第四章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建议 | 第32-43页 |
4.1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模式 | 第32-35页 |
4.1.1 强制承保模式 | 第32-33页 |
4.1.2 任意承保模式 | 第33页 |
4.1.3 强制与任意相结合的承保模式 | 第33页 |
4.1.4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模式的选择 | 第33-35页 |
4.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机构 | 第35-37页 |
4.2.1 三种类型的承保机构 | 第35页 |
4.2.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承保机构的选择 | 第35-37页 |
4.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 | 第37-39页 |
4.3.1 突发性环境污染 | 第37页 |
4.3.2 渐进性环境污染 | 第37-38页 |
4.3.3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承保范围 | 第38-39页 |
4.4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率 | 第39-40页 |
4.4.1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的基本内涵 | 第39页 |
4.4.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的厘定 | 第39-40页 |
4.5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责任期间与免责事由 | 第40-43页 |
4.5.1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责任期间 | 第40-41页 |
4.5.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免责事由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