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随机人群荷载 | 第13-16页 |
1.2.2 人群荷载作用下梁板式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16-19页 |
1.2.3 舒适度评价标准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单人作用下结构的振动分析 | 第22-34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单人步行荷载模型 | 第22-25页 |
2.2.1 步行荷载参数的选取 | 第22-24页 |
2.2.2 行人动力学模型参数选取 | 第24-25页 |
2.3 单人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 第25-32页 |
2.3.1 移动荷载模型下结构动力响应 | 第25-28页 |
2.3.2 SMD模型下结构动力响应 | 第28-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人群运动模拟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社会力模型原理 | 第34-37页 |
3.2.1 驱动力 | 第35页 |
3.2.2 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第35-36页 |
3.2.3 行人受到障碍物作用 | 第36-37页 |
3.3 参数的确定 | 第37-39页 |
3.3.1 行人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3.3.2 模型参数选取 | 第38-39页 |
3.4 社会力模型的仿真 | 第39-42页 |
3.4.1 模型的改进 | 第39-40页 |
3.4.2 MATLAB的程序实现 | 第40-42页 |
3.5 模拟结果讨论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随机人群-结构耦合系统动力效应 | 第46-60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人群作用下动力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第46-51页 |
4.2.1 随机人群载荷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4.2.2 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48-50页 |
4.2.3 耦合系统模态分析 | 第50-51页 |
4.3 随机人群作用下连廊的动力响应与模态分析 | 第51-58页 |
4.3.1 动力响应分析 | 第51-56页 |
4.3.2 模态分析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基于DQ-IQ混合法随机人群作用下的结构舒适度评估 | 第60-81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随机人群-结构耦合系统 | 第60-66页 |
5.2.1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60-61页 |
5.2.2 控制方程的求解 | 第61-65页 |
5.2.3 基于DQ-IQ混合法耦合系统求解流程 | 第65-66页 |
5.2.4 耦合系统模态 | 第66页 |
5.3 基于DQ-IQ混合法的结构动力分析 | 第66-79页 |
5.3.1 单人作用下的动力分析 | 第66-69页 |
5.3.2 多人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 第69-77页 |
5.3.3 结果讨论 | 第77-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