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甘肃武威古城空间形态解析与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6-20页
        1.2.1 概念界定第16页
        1.2.2 研究对象第16-17页
        1.2.3 研究时段第17-19页
        1.2.4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进展第20-24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20-21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21-23页
        1.3.3 武威城市研究第23-24页
    1.4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4.1 实地调研法第24页
        1.4.2 历史文献法第24-25页
        1.4.3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第25页
        1.4.4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第25页
    1.5 论文框架第25-27页
第二章 明清之前武威古城空间形态研究第27-37页
    2.1 宏观视野下的城市地理环境与选址第27-28页
        2.1.1 地理区位第27-28页
        2.1.2 交通条件第28页
        2.1.3 自然环境第28页
    2.2 明清之前政治地理视野下武威古城空间形态变迁第28-33页
        2.2.1 两汉时期的城市第29-30页
        2.2.2 魏晋时期的城市第30-31页
        2.2.3 隋唐时期的城市第31-32页
        2.2.4 宋元时期的城市第32-33页
    2.3 明清之前武威古城空间形态基本特征第33-36页
        2.3.1 城镇体系的形成第33页
        2.3.2 城池规模与城郭形态第33-34页
        2.3.3 城市空间布局第34-35页
        2.3.4 城市中心——姑臧、凉州郡第35-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明清时期武威古城空间形态研究第37-58页
    3.1 武威古城自然格局第37-38页
    3.2 武威古城建制沿革第38页
    3.3 武威古城平面形态第38-41页
        3.3.1 古城平面布局第38-39页
        3.3.2 古城道路格局第39-41页
        3.3.3 古城街巷轴线第41页
    3.4 武威古城功能区布局第41-50页
        3.4.1 衙署区第42-43页
        3.4.2 宗教区第43-45页
        3.4.3 商业区第45-46页
        3.4.4 文化区第46-48页
        3.4.5 居住区第48-49页
        3.4.6 军事区第49-50页
    3.5 武威古城竖向形态第50-51页
    3.6 武威古城空间句法轴线特征分析第51-56页
        3.6.1 整合度分析第52-53页
        3.6.2 空间连接值分析第53-54页
        3.6.3 控制值分析第54页
        3.6.4 深度值分析第54-55页
        3.6.5 选择度分析第55页
        3.6.6 智能度分析第55-56页
    3.7 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近现代武威古城空间形态研究第58-70页
    4.1 古城平面格局特征及变迁第58-61页
        4.1.1 民国时期第58-59页
        4.1.2 建国初期第59-60页
        4.1.3 改革开放初期第60页
        4.1.4 改革开放至今第60-61页
    4.2 基于空间句法的近现代武威古城空间形态量化研究第61-64页
        4.2.1 整合度变化第62-63页
        4.2.2 平均深度特征第63-64页
    4.3 古城空间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第64-68页
        4.3.1 自然条件的影响第64-66页
        4.3.2 政治因素的影响第66-67页
        4.3.3 经济发展的影响第67-68页
        4.3.4 社会文化的影响第68页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第68-69页
    4.5 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武威古城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初步探索第70-77页
    5.1 武威古城空间形态的保护对策第70-71页
    5.2 武威古城空间形态的整体性保护内容和方法第71-77页
        5.2.1 古城整体格局保护第71页
        5.2.2 古城重要历史地段保护第71-74页
        5.2.3 古城历史古迹保护第74-77页
结语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A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2-83页
附录B 武威市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第83-86页
    1、武威市域省级以上古建筑一览表第83页
    2、武威市域省级以上古遗址一览表表第83-84页
    3、武威市域省级以上古墓葬一览表第84页
    4、武威市域省级以上石窟寺及石刻一览表第84-85页
    5、武威市域省级以上其他类别文化遗产一览表第85-86页
附录C 武威市历代大事年表第86-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力模型人群—大跨度连廊结构耦合振动研究
下一篇: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性能研究与竞争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