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桨叶气动外形逆向分析与建模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引言 | 第11页 |
| 1.2 逆向工程的概述 | 第11-12页 |
| 1.3 逆向工程的应用 | 第12页 |
| 1.4 逆向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4.2 逆向工程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1.5 本文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直升机桨叶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16-25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实物的数据采集技术 | 第16-18页 |
| 2.2.1 接触式测量 | 第16-17页 |
| 2.2.2 非接触式测量 | 第17-18页 |
| 2.3 直升机桨叶的数据采集 | 第18-22页 |
| 2.3.1 桨叶测量方案 | 第18-19页 |
| 2.3.2 摄影测量 | 第19-20页 |
| 2.3.3 光栅投影测量 | 第20-22页 |
| 2.4 直升机桨叶数据处理 | 第22-24页 |
| 2.4.1 数据处理过程 | 第22-23页 |
| 2.4.2 数据处理结果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直升机桨叶的气动外形逆向分析 | 第25-43页 |
| 3.1 引言 | 第25页 |
| 3.2 直升机桨叶外形结构及翼型参数定义 | 第25-26页 |
| 3.3 桨叶气动外形分析思路 | 第26-27页 |
| 3.4 整体桨叶坐标系的建立 | 第27-31页 |
| 3.4.1 整体桨叶坐标系的初步建立 | 第27-28页 |
| 3.4.2 整体桨叶坐标系的精细调整 | 第28-30页 |
| 3.4.3 翼型截面扭转中心分布结果 | 第30-31页 |
| 3.5 桨叶翼型截面参数提取 | 第31-35页 |
| 3.5.1 截面数据预处理 | 第31-32页 |
| 3.5.2 翼型截面中弧线提取 | 第32-33页 |
| 3.5.3 前缘半径的提取 | 第33-34页 |
| 3.5.4 翼型精确弦长和特征参数确定 | 第34-35页 |
| 3.6 桨叶翼型识别 | 第35-40页 |
| 3.6.1 翼型段布置分析 | 第36-37页 |
| 3.6.2 翼型型号检索 | 第37-39页 |
| 3.6.3 某型号桨叶翼型识别结果 | 第39-40页 |
| 3.7 桨叶展向分布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直升机桨叶外形曲面重建 | 第43-54页 |
| 4.1 引言 | 第43页 |
| 4.2 自由曲线曲面理论 | 第43-46页 |
| 4.2.1 BEZIER曲线曲面 | 第43-44页 |
| 4.2.2 B样条曲线曲面 | 第44-45页 |
| 4.2.3 NURBS曲线曲面 | 第45-46页 |
| 4.3 曲面光顺性分析 | 第46-47页 |
| 4.4 造型软件的选择 | 第47-48页 |
| 4.5 直升机桨叶外形曲面重建 | 第48-52页 |
| 4.5.1 剖面截取点云 | 第48-49页 |
| 4.5.2 点云拟合曲线 | 第49-51页 |
| 4.5.3 曲线编辑 | 第51-52页 |
| 4.5.4 曲面重建 | 第52页 |
| 4.6 直升机桨叶的重构精度与光顺性分析 | 第52-53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软件实现与应用验证 | 第54-64页 |
| 5.1 引言 | 第54页 |
| 5.2 软件系统模块说明 | 第54-56页 |
| 5.3 桨叶气动外形分析模块的具体功能 | 第56-61页 |
| 5.3.1 桨叶坐标系初步建立模块 | 第56-57页 |
| 5.3.2 桨叶坐标系精细调整模块 | 第57-58页 |
| 5.3.3 翼型截面参数提取模块 | 第58页 |
| 5.3.4 翼型识别模块 | 第58-60页 |
| 5.3.5 桨叶展向分布特征分析模块 | 第60-61页 |
| 5.4 实例应用验证 | 第61-62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4-65页 |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