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扬州市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3页
        1.2.1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第9-11页
        1.2.2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第11-13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框架第14-15页
        1.4.1 主要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2 本文技术框架第15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相关概念分析及理论依据第16-20页
    2.1 相关概念分析第16-17页
        2.1.1 行政审批的定义与特征第16页
        2.1.2 行政审批制度第16-17页
        2.1.3 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第17页
    2.2 相关理论依据第17-20页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17-18页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第18页
        2.2.3 政府审批俘获理论第18-20页
3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第20-27页
    3.1 邗江区概况第20页
    3.2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第20-22页
    3.3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特点第22-24页
        3.3.1 领导重视和制度建设同步推进第22-23页
        3.3.2 规范管理和改革创新同步完善第23-24页
        3.3.3 “虚拟大厅”和“实体大厅”同步建设第24页
    3.4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第24-27页
        3.4.1 服务意识更加凸显第24-25页
        3.4.2 权力运行更加阳光第25页
        3.4.3 服务质量更加高效第25-26页
        3.4.4 监管网络更加完善第26-27页
4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3页
    4.1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第27-30页
        4.1.1 行政审批权限不统一第27页
        4.1.2 行政服务中心协调能力欠缺第27-28页
        4.1.3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第28页
        4.1.4 行政审批服务满意程度评判标准模糊不清第28-29页
        4.1.5 行政审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存在差异第29页
        4.1.6 行政审批配套机制欠缺第29-30页
    4.2 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4.2.1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第30页
        4.2.2 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第30-31页
        4.2.3 机构职责定位不清第31页
        4.2.4 政府再造流程优化程度不佳第31页
        4.2.5 公众互动参与度较低第31-32页
        4.2.6 审批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第32-33页
5 国内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启示第33-38页
    5.1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征及启示第33-34页
        5.1.1 美国、日本、新加坡的改革特点第33页
        5.1.2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第33-34页
    5.2 国内地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征及启示第34-38页
        5.2.1 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的改革特点第34-36页
        5.2.2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第36-38页
6 继续深化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第38-47页
    6.1 建立健全改革保障机制第38-40页
        6.1.1 明确清晰的改革目标第38页
        6.1.2 健全法律法规政策第38-39页
        6.1.3 构建联合审批大格局第39-40页
    6.2 建立健全服务引导机制第40-42页
        6.2.1 合理引进并规范中介组织第40页
        6.2.2 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第40-41页
        6.2.3 树立服务意识及服务品牌第41-42页
    6.3 建立健全绩效管理机制第42-45页
        6.3.1 完善审批机关及人员考评体系第42-43页
        6.3.2 建立社会效益评估体系第43-44页
        6.3.3 建立公众满意度测评体系第44-45页
    6.4 建立健全监管制约机制第45-47页
        6.4.1 完善行政审批问责制第45页
        6.4.2 创新多维度监管方式第45页
        6.4.3 构建全方位监督平台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安徽省为视角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