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7-12页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页
    二、研究文献综述第7-11页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1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第12-17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第12-13页
    二、列宁的群众观第13-14页
    三、毛泽东的群众路线理论第14-15页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15-17页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推进的历史进程第17-23页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9年)第17-18页
        1、时代背景第17页
        2、实践路径第17-18页
    二、改革发展期(1989-2002年)第18-20页
        1、时代背景第18-19页
        2、实践路径第19-20页
    三、改革发展深入期(2002-2012年)第20-22页
        1、时代背景第20-21页
        2、实践路径第21-22页
    四、全面深化改革期(2012-)第22-23页
        1、时代背景第22页
        2、实践路径第22-23页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实践面临的现实挑战第23-30页
    一、群众主体的复杂性第23-25页
        1、群众组成的多元性第23-24页
        2、群众诉求的多样性第24页
        3、群众组织的松散性第24-25页
    二、部分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缺失第25-28页
        1、群众观缺失第25-26页
        2、作风不过硬第26-27页
        3、工作方法缺失第27-28页
    三、践行群众路线激励机制的不足第28-30页
        1、党政不分的负面影响第28-29页
        2、考核体制不健全第29页
        3、群众诉求途径稀缺第29-30页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创新第30-41页
    一、群众路线实践理念的创新第30-31页
        1、“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第30页
        2、敬畏群众制约权力第30-31页
        3、“中国梦”凝聚党群共识第31页
    二、实践路径的创新第31-35页
        1、民情采集的多样性第31-32页
        2、民意落实的主体性第32-33页
        3、民智集中的保障性第33页
        4、民生实现的全面性第33-34页
        5、民意反馈的多维性第34-35页
    三、具体运作机制的创新第35-39页
        1、保障体系的建设第35-36页
        2、沟通体系的建设第36-37页
        3、组织体系的建立第37-38页
        4、选拔体系的改进第38-39页
    四、政治文化的培养第39-41页
        1、民主政治文化的培养第39页
        2、群众参政文化的培养第39-41页
结束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扬州市邗江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南北风景油画名家风格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