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腐植酸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页 |
1.1.1 腐植酸概念 | 第11页 |
1.1.2 腐植酸的应用 | 第11页 |
1.2 尿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和迁移 | 第11-12页 |
1.3 腐植酸类肥料的效果 | 第12-15页 |
1.3.1 腐植酸对氮肥的增效作用 | 第12-13页 |
1.3.2 腐植酸对磷肥的增效作用 | 第13-14页 |
1.3.3 腐植酸对钾肥的增效作用 | 第14-15页 |
1.4 腐植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1.4.1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 第15-16页 |
1.4.2 提高作物产量 | 第16页 |
1.4.3 改善作物品质 | 第16-17页 |
1.4.4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 第17-18页 |
1.5 腐植酸肥料研究展望 | 第18页 |
1.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 腐植酸高添加量对氮素转化及损失的影响 | 第20-21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2.1.2 土壤培养试验 | 第20页 |
2.1.3 氨挥发试验 | 第20-21页 |
2.2 腐植酸低添加量对氮素增效机制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2.2.2 培养试验设计 | 第21-22页 |
2.2.3 淋洗试验 | 第22页 |
2.2.4 氨挥发试验 | 第22-23页 |
2.3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23页 |
2.3.1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3-24页 |
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5.1 数据计算公式 | 第24页 |
2.5.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2页 |
3.1 腐植酸高添加量对氮素在土壤转化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第25-28页 |
3.1.1 土壤氨挥发 | 第25-26页 |
3.1.2 土壤脲酶活性 | 第26-27页 |
3.1.3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 | 第27-28页 |
3.1.4 土壤表观硝化率 | 第28页 |
3.2 低腐植酸添加量对氮素增效机制的探究 | 第28-35页 |
3.2.1 土壤氨挥发 | 第28-29页 |
3.2.2 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 | 第29-31页 |
3.2.3 土壤pH | 第31-32页 |
3.2.4 淋洗液中氮素和磷素的变化 | 第32-35页 |
3.3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的调控 | 第35-42页 |
3.3.1 油菜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面积 | 第35-36页 |
3.3.2 油菜的生长发育 | 第36-37页 |
3.3.3 油菜的品质 | 第37-39页 |
3.3.4 油菜的养分吸收 | 第39-40页 |
3.3.5 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3.3.6 土壤的养分含量 | 第40-42页 |
4 讨论 | 第42-46页 |
4.1 腐植酸高添加量对氮素在土壤中转化和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 腐植酸低添加量对氮素在土壤中的调控 | 第43-44页 |
4.2.1 腐植酸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关系 | 第43页 |
4.2.2 腐植酸添加量与尿素缓释性 | 第43-44页 |
4.2.3 腐植酸对氨挥发的影响 | 第44页 |
4.2.4 腐植酸对铵硝态氮淋失量的影响 | 第44页 |
4.3 腐植酸对作物生长的调控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