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文章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32页 |
2.1 绿色建筑 | 第16-18页 |
2.1.1 概念 | 第16-17页 |
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第17页 |
2.1.3 绿色建筑实践 | 第17-18页 |
2.2 绿色建材 | 第18-20页 |
2.2.1 概念 | 第18页 |
2.2.2 绿色建材的认证与评价 | 第18-19页 |
2.2.3 政府关于绿色建材发展的支持 | 第19-20页 |
2.3 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 | 第20-31页 |
2.3.1 绿色施工技术 | 第20-22页 |
2.3.2 绿色施工管理 | 第22-31页 |
2.4 绿色施工和示范工程评价 | 第31-32页 |
3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2-46页 |
3.1 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3.1.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2页 |
3.1.2 采用强制确定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第32-33页 |
3.2 各评价要素权重计算 | 第33-36页 |
3.2.1 管理绩效指标 | 第34-35页 |
3.2.2“四节一环保”指标权重 | 第35-36页 |
3.3 指标评分细则 | 第36-43页 |
3.3.1 管理绩效指标评分细则 | 第36-37页 |
3.3.2 环境保护指标评价细则 | 第37-38页 |
3.3.3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指标评分细则 | 第38-39页 |
3.3.4 节能与能源利用指标评分细则 | 第39-41页 |
3.3.5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 第41页 |
3.3.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评分细则 | 第41-43页 |
3.3.7 绿色施工技术与创新评价 | 第43页 |
3.3.8 绿色施工成效评价 | 第43页 |
3.4 评价结果判定 | 第43-44页 |
3.5 评价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陕西省人民医院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 第46-66页 |
4.1 概述 | 第46-50页 |
4.1.1 工程概况 | 第46页 |
4.1.2 新技术使用情况 | 第46-48页 |
4.1.3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 第48页 |
4.1.4 绿色施工组织机构 | 第48-49页 |
4.1.5 绿色施工培训 | 第49-50页 |
4.2 “四节一环保”具体实施内容 | 第50-57页 |
4.2.1 环境保护 | 第50-52页 |
4.2.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52-53页 |
4.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第53-54页 |
4.2.4 节能与能源利用 | 第54-55页 |
4.2.5 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 第55-56页 |
4.2.6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 | 第56页 |
4.2.7 项目经济效益 | 第56页 |
4.2.8 社会效益 | 第56-57页 |
4.3 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与实施效果 | 第57页 |
4.4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价 | 第57-64页 |
4.4.1 五要素评价 | 第57-62页 |
4.4.2 绿色施工技术与创新评价 | 第62-63页 |
4.4.3 绿色施工成效评价 | 第63页 |
4.4.4 评价结果 | 第63-64页 |
4.5 两种评价方法比较 | 第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展望 | 第66-68页 |
5.2.1 绿色建筑宣传 | 第66-67页 |
5.2.2 加强政策法规支持力度 | 第67页 |
5.2.3 提高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