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增量动力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 | 第14-38页 |
2.1 概述 | 第14页 |
2.2 增量动力分析理论和方法 | 第14-19页 |
2.2.1 增量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地震动的选取 | 第15-16页 |
2.2.3 结构地震反应参数和地震动强度参数的确定 | 第16-18页 |
2.2.4 IDA曲线极限状态的确定 | 第18页 |
2.2.5 IDA曲线的统计分析 | 第18页 |
2.2.6 增量动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18-19页 |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9-24页 |
2.3.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第19-20页 |
2.3.2 钢筋混凝土框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0-24页 |
2.4 增量动力分析曲线的绘制和参数分析 | 第24-35页 |
2.4.1 IDA曲线的绘制和统计分析 | 第24-27页 |
2.4.2 地震动强度参数分析 | 第27-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3 基于IDA方法的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 第38-52页 |
3.1 概述 | 第38页 |
3.2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第38-41页 |
3.2.1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3.2.2 结构性能水平的确定 | 第39页 |
3.2.3 结构的易损性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3.2.4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步骤 | 第40-41页 |
3.3 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 | 第41页 |
3.4 不同高度框架结构算例分析 | 第41-48页 |
3.4.1 基于Sa地震动强度参数的易损性分析 | 第41-45页 |
3.4.2 基于PGV地震动强度参数的易损性分析 | 第45-48页 |
3.5 基于Sa、PGV的易损性矩阵分析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4 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2-68页 |
4.1 概述 | 第52页 |
4.2 填充墙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 第52-60页 |
4.2.1 考虑填充墙的框架模型 | 第52-53页 |
4.2.2 等效斜撑模型 | 第53-54页 |
4.2.3 填充墙的材料模型 | 第54-55页 |
4.2.4 各分析模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55-60页 |
4.3 轴压比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 | 第60-63页 |
4.3.1 不同轴压比的框架模型 | 第60页 |
4.3.2 各分析模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60-63页 |
4.4 混凝土强度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 第63-67页 |
4.4.1 采用不同强度混凝土的框架模型 | 第63-64页 |
4.4.2 各分析模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64-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