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NVH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设计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NVH特性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NVH特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响应面法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0-13页 |
2 有限元分析理论与车内噪声产生机理 | 第13-21页 |
2.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13-16页 |
2.1.1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基本思想 | 第13页 |
2.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 | 第13-15页 |
2.1.3 有限元法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2.2 声学有限元法 | 第16页 |
2.3 车内噪声产生机理 | 第16-18页 |
2.3.1 结构噪声 | 第16-17页 |
2.3.2 空气噪声 | 第17页 |
2.3.3 声腔共鸣 | 第17-18页 |
2.4 Hyperworks简介 | 第18-19页 |
2.4.1 Hypermesh介绍 | 第18-19页 |
2.4.2 Optistruct介绍 | 第19页 |
2.4.3 Hyperstudy介绍 | 第1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车身模态分析及刚度分析 | 第21-35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3.1.1 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3.1.2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3.2 车身结构模态分析 | 第23-27页 |
3.2.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3.2.2 白车身结构模态分析 | 第24-26页 |
3.2.3 整车模态分析 | 第26-27页 |
3.3 白车身刚度分析 | 第27-34页 |
3.3.1 白车身扭转刚度分析 | 第27-31页 |
3.3.2 白车身弯曲刚度分析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汽车NVH特性分析 | 第35-45页 |
4.1 汽车声腔模态分析 | 第35-37页 |
4.2 汽车NTF分析 | 第37-40页 |
4.3 汽车VTF分析 | 第40-42页 |
4.4 汽车IPI分析 | 第42-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车身壁板结构优化 | 第45-67页 |
5.1 响应面理论 | 第45-51页 |
5.1.1 响应面模型 | 第45-48页 |
5.1.2 响应面分析 | 第48页 |
5.1.3 试验设计 | 第48-51页 |
5.2 车身壁板灵敏度分析 | 第51-55页 |
5.3 响应面建模 | 第55-66页 |
5.3.1 试验设计 | 第55-58页 |
5.3.2 响应面拟合 | 第58-61页 |
5.3.3 响应面法优化分析 | 第61-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