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矛盾冲突及其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8页
        (一)国外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二)国内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8-23页
        (一)核心概念第18-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3页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24页
        (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
        (二)本文主要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二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其冲突类型第24-35页
    一、石羊河流域概况第24-27页
        (一)自然条件概述第24-26页
        (二)社会经济概况第26-27页
    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27-31页
        (一)水资源概况第27-29页
        (二)水利工程建设概况第29页
        (三)供水与用水现状第29-31页
    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冲突类型及其表现形式第31-35页
        (一)协调型冲突第31-32页
        (二)排斥型冲突第32-33页
        (三)兼顾型冲突第33-35页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第35-44页
    一、石羊河流域法律法规体系概况第35-38页
        (一)地方性法规第35-36页
        (二)政策文件第36-38页
    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行制度第38-40页
        (一)取水许可制度第38页
        (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第38-39页
        (三)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第39页
        (四)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第39-40页
        (五)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制度第40页
    三、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第40-42页
        (一)灌区改造工程第40-41页
        (二)水权改革第41页
        (三)设施农业改革第41-42页
    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以来取得的成果第42-44页
        (一)约束性目标的实现第42页
        (二)用水结构的优化第42-43页
        (三)生态立市的落实第43-44页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4-49页
    一、流域管理体制低效第44-45页
        (一)管理地位不明确第44页
        (二)管理职能分散第44-45页
    二、生态补偿机制缺位第45页
        (一)法律法规的欠缺第45页
        (二)补偿标准偏低第45页
        (三)补偿方式单一第45页
    三、流域水权制度不健全第45-46页
        (一)用水结构不合理第46页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第46页
        (三)水权和水市场体系不统一第46页
    四、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第46-47页
        (一)计量设施缺失第47页
        (二)水价调节力度弱第47页
        (三)水价形式相对单一第47页
    五、公民参与程度不高第47-49页
        (一)参与意识缺失第47-48页
        (二)缺乏制度基础第48页
        (三)农民用水者协会地位的不明确第48-49页
第五章 完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第49-54页
    一、完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第49-50页
        (一)思想观念的更新第49页
        (二)流域管理机构性质与地位的明晰第49页
        (三)实现流域管理机构职能的转变第49-50页
    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50-51页
        (一)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第50页
        (二)完善生态税费制度第50页
        (三)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方式第50-51页
    三、深化水权制度改革第51-52页
        (一)优化水量调控模式第51页
        (二)积极探索水权流转第51页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第51-52页
    四、健全水价管理制度第52-53页
        (一)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第52页
        (二)末级渠系配套和终端水价的完善第52页
        (三)加强水费的监督管理第52-53页
    五、完善公民参与机制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邻避冲突的行政法应对
下一篇:关系视角下村干部治理困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