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的行政法应对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邻避冲突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邻避冲突的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一、“邻避”的涵义 | 第13-14页 |
二、邻避冲突的概念 | 第14页 |
三、邻避冲突的类型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 | 第16-21页 |
一、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 | 第16-17页 |
二、群体利益需求差异 | 第17-18页 |
三、公民维权意识的提高 | 第18-19页 |
四、政府与公民之间协商意识的缺失 | 第19页 |
五、政府决策机制和应对措施的失误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管制型行政应对邻避冲突的困境 | 第21-29页 |
第一节 管制型行政应对邻避冲突的治理手段 | 第21-23页 |
一、以“决定—宣布”方式开始 | 第21-22页 |
二、以“命令—控制”方式推进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管制型行政治理邻避冲突的不足 | 第23-29页 |
一、公众参与权被忽视 | 第23-25页 |
二、民众与政府之间矛盾激化的程度越来越大 | 第25-26页 |
三、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其他国家解决邻避冲突的法治经验与启示 | 第29-34页 |
第一节 日本应对邻避冲突成功的经验与启示 | 第29-31页 |
一、日本宍栗垃圾焚烧厂事件 | 第29-30页 |
二、日本应对邻避冲突事件采取的措施 | 第30页 |
三、日本应对邻避冲突成功的治理经验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美国应对邻避冲突失败事例的教训 | 第31-34页 |
一、美国夏洛特焚烧厂事件 | 第31-32页 |
二、美国夏洛特事件政府应对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邻避冲突的回应型行政治理 | 第34-47页 |
第一节 信息公开 | 第35-37页 |
一、信息公开的相关理论 | 第35-36页 |
二、政府进行信息公开的具体措施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 | 第37-41页 |
一、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 | 第37-39页 |
二、公众参与的具体措施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网络舆情引导 | 第41-44页 |
一、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 | 第41-42页 |
二、政府要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利益补偿 | 第44-47页 |
一、利益补偿的前提:利益衡量 | 第44-45页 |
二、利益补偿的具体措施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