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植物干旱复水过程中的光合特性变化 | 第9-10页 |
1.3 植物干旱复水过程中叶水力传导的变化 | 第10-13页 |
1.3.1 木质部水导途径 | 第11-12页 |
1.3.2 木质部外水导途径 | 第12-13页 |
1.4 植物抗旱能力与膨压丧失点(πtlp)、渗透调节物质的关系 | 第13-14页 |
1.5 植物的干旱复水过程中叶片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 | 第14-16页 |
1.5.1 脱落酸(ABA)与植物的干旱适应性 | 第14-15页 |
1.5.2 植物干旱复水过程中脱落酸(ABA)的动态变化 | 第15-16页 |
1.6 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 | 第16-17页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2页 |
2.2.1 干旱复水实验 | 第18-19页 |
2.2.2 叶水势(ψ)的测量 | 第19页 |
2.2.3 样品的采集 | 第19-20页 |
2.2.4 膨压丧失点(πtlp)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2.2.5 叶水分传导速率(Kleaf)的测定 | 第20-21页 |
2.2.6 叶片中脱落酸含量(ABA)的测定 | 第21页 |
2.2.7 叶片渗透势(ψs)的测定 | 第21-22页 |
2.2.8 叶片厚度的测量 | 第22页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34页 |
3.1 六种锦鸡儿属植物的膨压丧失点 | 第23-25页 |
3.2 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复水后,叶水分传导速率(Kleaf)随复水后时间恢复图 | 第25-27页 |
3.3 叶水分传导速率与光合特性的恢复时间相关性 | 第27-28页 |
3.4 干旱和复水过程中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动态变化 | 第28-31页 |
3.5 干旱和复水过程中叶片厚度变化 | 第31-33页 |
3.6 干旱和复水过程中叶片渗透势(ψs)的变化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4-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展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