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胡杨和灰杨AOX1a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0页
    1.1 基因重复第10-13页
        1.1.1 基因重复及分子机制第10页
        1.1.3 重复基因可能的命运第10-13页
    1.2 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第13-17页
        1.2.1 植物线粒体的交替呼吸链途径第13-15页
        1.2.2 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第15页
        1.2.3 AOX的生理功能第15-17页
    1.3 杨树的研究第17-19页
        1.3.1 杨树的基因组进化及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2 胡杨和灰杨第18页
        1.3.3 胡杨和灰杨的形态差异第18-19页
    1.4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33页
    2.1 材料第20-21页
        2.1.1 植物材料第20页
        2.1.2 菌种与质粒第20页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0页
        2.1.4 主要激素和抗生素第20-21页
        2.1.5 主要培养基配方第21页
    2.2 方法第21-33页
        2.2.1 杨树叶片DNA提取第21-22页
        2.2.2 杨树叶片RNA提取第22-23页
        2.2.3 拟南芥DNA提取第23页
        2.2.4 拟南芥RNA提取第23-24页
        2.2.5 反转录第24页
        2.2.6 PCR反应第24-26页
        2.2.7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6页
        2.2.8 切胶回收第26-27页
        2.2.9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27页
        2.2.1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7-28页
        2.2.11 克隆载体转化大肠杆菌第28页
        2.2.12 菌种保存第28页
        2.2.13 质粒提取第28-29页
        2.2.14 双酶切第29页
        2.2.15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9-30页
        2.2.16 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第30页
        2.2.17 拟南芥侵染第30-31页
        2.2.18 拟南芥抗氰呼吸测定第31-32页
        2.2.19 离子渗透率测定第32页
        2.2.20 抗氧化物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第32页
        2.2.21 统计分析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51页
    3.1 胡杨PeuAOX1a和灰杨PprAOX1a基因的克隆第33-34页
    3.2 胡杨AOX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和共线性分析第34页
    3.3 表达载体构建第34-35页
        3.3.1 超表达载体构建第34页
        3.3.2 回补载体构建第34-35页
    3.4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第35-37页
    3.5 AOX1a过表达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第37-38页
        3.5.1 转基因拟南芥的Vt、Vcyt和Valt的变化第37页
        3.5.2 转基因拟南芥Vcyt/Vt和Valt/Vt变化第37-38页
    3.6 AOX1a过表达影响植物对胁迫的响应第38-44页
        3.6.1 不同处理以后拟南芥种子萌发率变化第38-40页
        3.6.2 不同处理下拟南芥的根长变化第40-44页
    3.7 AOX1a过表达可以影响胁迫下的氧化损伤第44-51页
        3.7.1 不同处理后拟南芥的离子渗透率(EL)和丙二醛(MDA)变化第44-45页
        3.7.2 不同处理下拟南芥的脯氨酸(Pro)的含量变化第45-46页
        3.7.3 不同处理后拟南芥的H2O2含量和CAT酶活变化第46-48页
        3.7.4 不同处理后拟南芥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第48-51页
第四章 讨论第51-54页
    4.1 胡杨和灰杨AOX1a的过表达加快了拟南芥抗氰呼吸的启动第51-52页
    4.2 胡杨和灰杨AOX1a的过表达后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表型第52页
    4.3 胡杨和灰杨AOX1a通过调节植物抗氧化系统来提高植物的抗盐性和抗旱性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5页
    5.1 主要结论第54页
    5.2 研究展望第54-55页
附录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沿降水梯度分布的六种锦鸡儿属植物干旱复水后光合恢复能力的分化
下一篇:不同环境因素对大型蚤生存和繁殖策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