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4页 |
1.1.1 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融资现状介绍 | 第9-12页 |
1.1.2 银贷集中风险需分散 | 第12-13页 |
1.1.3 银行利润结构面临重组 | 第13页 |
1.1.4 利率市场化削弱银行议价能力 | 第13-14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风险与收益决定理论 | 第19页 |
2.2.2 关系型融资理论 | 第19-20页 |
2.2.3 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页 |
2.2.4 基于集群效应的融资理论 | 第20-21页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3章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39页 |
3.1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数据分析 | 第22-25页 |
3.2 浦发银行与同类型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比较 | 第25-30页 |
3.3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问题评价 | 第30-39页 |
3.3.1 考核激励机制还不完善 | 第30-34页 |
3.3.2 审批流程繁琐 | 第34-35页 |
3.3.3 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 第35-37页 |
3.3.4 担保方式单一 | 第37页 |
3.3.5 缺乏完整的产品服务体系 | 第37-39页 |
第4章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体系创新设计 | 第39-63页 |
4.1 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 | 第39页 |
4.2 中小企业专营机制设计 | 第39-42页 |
4.2.1 自上而下设立专门正对中小企业的部门和客户经理团队 | 第39-40页 |
4.2.2 职能定位 | 第40-41页 |
4.2.3 考核体系优化 | 第41-42页 |
4.3 审贷机制及审批流程优化设计 | 第42-45页 |
4.3.1 授信审批模式优化设计 | 第42-43页 |
4.3.2 授信审批管理优化 | 第43-44页 |
4.3.3 授信审批流程优化设计 | 第44-45页 |
4.4 授信管理模式优化设计 | 第45-50页 |
4.4.1 注重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分析和评价 | 第46-47页 |
4.4.2 建立中小企业授信客户的非财务信息收集平台 | 第47页 |
4.4.3 加大对中小企业授信的过程管理 | 第47-50页 |
4.5 努力开发更适应市场需要的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服务体系 | 第50-59页 |
4.5.1 传统信贷产品体系优化 | 第50-51页 |
4.5.2 创新型融资产品 | 第51-55页 |
4.5.3 新型产品案例介绍 | 第55-58页 |
4.5.4 专业安全的企业理财产品 | 第58-59页 |
4.6 丰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缓释手段 | 第59-60页 |
4.6.1 系统和行业风险控制 | 第59页 |
4.6.2 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 | 第59-60页 |
4.6.3 丰富担保手段 | 第60页 |
4.7 建立中小企业违约信息通报制度 | 第60-63页 |
4.7.1 必要性 | 第60-61页 |
4.7.2 信用体系建设 | 第61-63页 |
第5章 浦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制度保障 | 第63-65页 |
5.1 将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纳入浦发银行中长期发展战略 | 第63页 |
5.2 进一步夯实中小企业融资专营基础 | 第63页 |
5.3 加大队伍培养力度 | 第63-64页 |
5.4 不断完善内部考核政策 | 第64页 |
5.5 加大各类资源支持力度 | 第64页 |
5.6 加大平台建设力度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