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稀疏图码的发展及信道编码理论 | 第12-19页 |
1.1.1 信道编码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1.1.2 LDPC 码的兴起 | 第14-19页 |
1.2 多元 LDPC 码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第19-23页 |
1.2.1 多元 LDPC 码的构造 | 第20-21页 |
1.2.2 多元 LDPC 码的译码 | 第21-22页 |
1.2.3 多元 LDPC 码的性能分析 | 第22-23页 |
1.2.4 多元 LDPC 码的应用 | 第23页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研究结果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多元 LDPC 码基本原理及其译码算法 | 第26-44页 |
2.1 预备知识 | 第26-31页 |
2.1.1 线性分组码 | 第26-29页 |
2.1.2 有限域基础 | 第29-31页 |
2.2 多元 LDPC 码的基本结构 | 第31-33页 |
2.3 多元 LDPC 码的译码算法 | 第33-39页 |
2.3.1 多元 BP 译码算法 | 第34页 |
2.3.2 多元和积译码算法 | 第34-37页 |
2.3.3 基于 FFT 的 QSPA 译码算法 | 第37-39页 |
2.4 多元 LDPC 码在 AWGN 信道上的性能仿真 | 第39-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多元扩展最小和译码下的软信息迭代生成算法 | 第44-62页 |
3.1 扩展最小和译码算法 | 第44-49页 |
3.1.1 消息截短 | 第45-47页 |
3.1.2 EMS 算法流程 | 第47-49页 |
3.2 基于 EMS 译码的软信息迭代生成算法 | 第49-60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49-50页 |
3.2.2 基于符号硬判决的 LLR 定义 | 第50-53页 |
3.2.3 LLR 的迭代排序生成算法 | 第53-55页 |
3.2.4 LLR 的硬件实现结构 | 第55-57页 |
3.2.5 仿真结果和复杂度分析 | 第57-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多元 LDPC 码在高阶调制下的软信息生成算法 | 第62-98页 |
4.1 多元 LDPC 码的随机译码算法 | 第62-67页 |
4.1.1 概率的随机流表示 | 第62页 |
4.1.2 随机译码中的消息 | 第62-63页 |
4.1.3 节点公式 | 第63-64页 |
4.1.4 变量节点更新 | 第64页 |
4.1.5 置换节点更新 | 第64-65页 |
4.1.6 校验节点更新 | 第65-66页 |
4.1.7 依附噪声的缩放和边存储 | 第66-67页 |
4.1.8 算法概述 | 第67页 |
4.2 基于多元随机译码的球形似然概率生成算法 | 第67-79页 |
4.2.1 似然概率的定义和信道模型 | 第68-69页 |
4.2.2 所提出的算法 | 第69-74页 |
4.2.3 复杂度分析和仿真结果 | 第74-79页 |
4.2.4 算法小结 | 第79页 |
4.3 基于多元码和 QAM 调制的低复杂度似然概率生成算法 | 第79-96页 |
4.3.1 系统模型 | 第80页 |
4.3.2 似然概率的计算 | 第80-81页 |
4.3.3 所提出的算法 | 第81-89页 |
4.3.4 仿真结果和复杂度分析 | 第89-96页 |
4.3.5 算法小结 | 第9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采用 EMS 算法的多元 LDPC 译码器设计与实现 | 第98-118页 |
5.1 EMS 算法的实现分析 | 第98-107页 |
5.1.1 消息向量长度的选取 | 第98-99页 |
5.1.2 初始消息向量的计算 | 第99-100页 |
5.1.3 变量节点更新的设计 | 第100-101页 |
5.1.4 校验节点更新的设计 | 第101-104页 |
5.1.5 量化仿真 | 第104-107页 |
5.2 多元 LDPC 译码器的 FPGA 实现 | 第107-114页 |
5.2.1 校验矩阵结构 | 第107-108页 |
5.2.2 译码器整体结构 | 第108-109页 |
5.2.3 加载模块 | 第109-110页 |
5.2.4 变量节点更新模块 | 第110-112页 |
5.2.5 校验节点更新模块 | 第112-113页 |
5.2.6 路由模块中存储器的存储方式设计 | 第113-114页 |
5.3 资源比较与性能分析 | 第114-11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结束语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