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7-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11页 |
1.1.1 工作实际需求 | 第7-8页 |
1.1.2 社会需求 | 第8-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关于容纳教育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容纳型班级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容纳型班级管理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过程 | 第15-16页 |
第2章 容纳型班级的形成与构成 | 第16-21页 |
2.1 C小学容纳班级的形成 | 第16-17页 |
2.2 C小学容纳型班级的构成 | 第17-20页 |
2.2.1 容纳型班级的构成要素 | 第17-18页 |
2.2.2 C小学容纳型班级的人员构成 | 第18-19页 |
2.2.3 C小学容纳型班级管理初始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2.3 C小学对容纳型班级的关注 | 第20-21页 |
第3章 容纳型班级的教学管理 | 第21-27页 |
3.1 当下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 第21-22页 |
3.2 容纳型班级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 | 第22-25页 |
3.3 容纳型班级在课后辅导中对学生的管理 | 第25-27页 |
第4章 容纳型班级的德育管理 | 第27-35页 |
4.1 容纳型班级的集体主义教育 | 第27-30页 |
4.2 容纳型班级的家校合作 | 第30-33页 |
4.2.1 容纳型班级的网络桥梁 | 第30-31页 |
4.2.2 容纳型班级的家长会与家访 | 第31-33页 |
4.3 容纳型班级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 第33-35页 |
第5章 容纳型班级的自我管理 | 第35-40页 |
5.1 容纳型班级自我管理的意义 | 第35-36页 |
5.2 激励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 第36-38页 |
5.3 榜样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 第38-40页 |
第6章 容纳型班级管理的反思 | 第40-46页 |
6.1 容纳型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 | 第40-44页 |
6.1.1 容纳型班级管理突出协同管理原则的重要性 | 第40-42页 |
6.1.2 容纳型班级管理更多的是情感的管理 | 第42-43页 |
6.1.3 容纳型班级管理更加注重沟通的策略 | 第43-44页 |
6.2 容纳型班级管理实践中的不足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附录1:家长会活动方案 | 第47-48页 |
附录2:家长会调查问卷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