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16-18页 |
2. 股权激励的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激励 | 第18页 |
·管理层 | 第18页 |
·股权激励 | 第18-19页 |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2页 |
·相关文献回顾 | 第22-2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2-2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4-26页 |
·文献评述 | 第26-28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的背景分析 | 第28-36页 |
·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历史回顾 | 第28-30页 |
·股权分置改革与全流通的意义 | 第30-31页 |
·外部法律因素分析 | 第31-34页 |
·资本市场有效性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现状分析 | 第36-47页 |
·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年份统计 | 第36-37页 |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特征 | 第37-40页 |
·行业分布 | 第37-38页 |
·股权性质 | 第38-39页 |
·总资产规模分布 | 第39-40页 |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考察 | 第40-45页 |
·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 | 第40-41页 |
·股权激励标的股票行权有效期 | 第41-42页 |
·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制定方法 | 第42-43页 |
·股权激励实施的考核体系 | 第43-45页 |
·股权激励计划的规模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7-57页 |
·研究设计 | 第47-52页 |
·研究假设 | 第47-50页 |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50-51页 |
·研究模型及变量定义 | 第51-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2-57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52-53页 |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6.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市场效应 | 第57-62页 |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57-58页 |
·研究方法 | 第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8-62页 |
·样本总体在公告日前后能获得超额收益 | 第58-60页 |
·非国有上市公司较国有上市公司市场效应更为明显 | 第60-62页 |
7. 结论和建议 | 第62-66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相关对策及建议 | 第63-65页 |
·强化后股改时代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 | 第63-64页 |
·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第64页 |
·上市公司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绩效考核体系 | 第64-65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