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连续性的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对目前研究的评价 | 第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4-17页 |
第2章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与工具 | 第17-22页 |
2.1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第17-18页 |
2.2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标准 | 第18-19页 |
2.3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工具 | 第19-20页 |
2.4 业务连续性管理 | 第20-22页 |
第3章 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 第22-37页 |
3.1 基于业务连续性的信息系统恢复研究 | 第22-30页 |
3.1.1 基于业务连续性的企业信息系统恢复等级 | 第22-24页 |
3.1.2 基于业务连续性的企业信息系统恢复指标 | 第24-27页 |
3.1.3 基于业务连续性的企业信息系统恢复措施 | 第27-30页 |
3.2 影响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因素 | 第30-32页 |
3.2.1 职业道德 | 第30页 |
3.2.2 风险管理文化 | 第30-31页 |
3.2.3 高层管理者 | 第31页 |
3.2.4 组织结构 | 第31页 |
3.2.5 权责的划分 | 第31-32页 |
3.3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2-33页 |
3.4 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3-37页 |
3.4.1 组织风险 | 第33-34页 |
3.4.2 硬件风险 | 第34-35页 |
3.4.3 软件风险 | 第35页 |
3.4.4 技术风险 | 第35页 |
3.4.5 环境风险 | 第35-37页 |
第4章 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评估模型 | 第37-44页 |
4.1 主要评估方法介绍 | 第37-40页 |
4.1.1 层次分析法(AHP) | 第37-38页 |
4.1.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8页 |
4.1.3 灰色理论 | 第38-39页 |
4.1.4 神经网络 | 第39-40页 |
4.2 数据的搜集 | 第40-41页 |
4.2.1 定性数据的收集 | 第40-41页 |
4.2.2 定量数据的收集 | 第41页 |
4.3 灰色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第5章 M 公司信息系统风险评估实证分析 | 第44-51页 |
5.1 M 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44-45页 |
5.2 M 公司企业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评价分析 | 第45-49页 |
5.3 M 公司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49-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6.1 论文的结论 | 第51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