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路径选择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 文献资料法 | 第14页 |
(二) 调查研究法 | 第14页 |
(三) 概念分析法 | 第14页 |
(四) 对比分析法 | 第14-15页 |
五、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5-16页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法治政府的概述 | 第16-24页 |
一、法治政府的涵义 | 第16-18页 |
(一) 以人为本 | 第17页 |
(二) 服务经济 | 第17-18页 |
(三) 维护公平 | 第18页 |
(四) 保障权益 | 第18页 |
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 第18-21页 |
(一) 责任特征 | 第18-19页 |
(二) 法治特征 | 第19页 |
(三) 有限特征 | 第19-20页 |
(四) 协作特征 | 第20页 |
(五) 公开特征 | 第20-21页 |
(六) 高效特征 | 第21页 |
三、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历程 | 第21-24页 |
(一) 法治政府建设的回顾 | 第21-22页 |
(二) 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推进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现状 | 第24-29页 |
一、立法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 第24-25页 |
二、政府服务能力出现欠缺 | 第25-26页 |
三、法治政府建设不够透明 | 第26页 |
四、行政执法非人性化偏离 | 第26-27页 |
五、公民意识较为缺乏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新加坡法治政府建设的模式与借鉴 | 第29-33页 |
一、新加坡法治政府建设的模式 | 第29-30页 |
二、新加坡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 第30-33页 |
第五章 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及路径 | 第33-45页 |
一、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 第33-37页 |
(一) 平衡目标 | 第33-34页 |
(二) 透明目标 | 第34-35页 |
(三) 服务目标 | 第35-36页 |
(四) 人性化目标 | 第36-37页 |
(五) 道德目标 | 第37页 |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路径 | 第37-44页 |
(一) 权力配置合理 | 第37-40页 |
(二) 促进社会公平 | 第40-41页 |
(三) 提升政府能力 | 第41页 |
(四) 行政执法理性 | 第41-42页 |
(五) 塑造公民精神 | 第42-44页 |
三、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与路径之间的联系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