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9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一、关于英语新教材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关于教师适应教材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关于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研究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高中英语新教材 | 第14页 |
二、适应 | 第14-15页 |
三、英语教师对新教材的适应性 | 第15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二、调查研究法 | 第16页 |
三、文本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课程理念下人教版新教材的特点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新教材的体例特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新教材的内容特点 | 第18-22页 |
一、新教材的题材特点 | 第18-19页 |
二、新教材的体裁特点 | 第19-20页 |
三、新教材的词汇特点 | 第20-21页 |
四、新教材的语法特点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教材的文化导向特点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新教材适应情况的现状分析 | 第23-40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设计 | 第23-24页 |
一、问卷的设计 | 第23-24页 |
二、访谈设计 | 第24页 |
第三节 数据与分析 | 第24-40页 |
一、教师整体情况 | 第25-29页 |
二、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适应性 | 第29-32页 |
三、教师对新教材内容选择的适应性 | 第32-34页 |
四、教师对新教材难度的适应性 | 第34-35页 |
五、教师为适应新教材做出的努力与思考 | 第35-40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教师对新教材适应情况的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第一节 教师自身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一、教师对新教材理念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 第40页 |
二、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外界因素分析 | 第42-45页 |
一、教材编制水平 | 第42页 |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三、教学资源情况 | 第43-44页 |
四、相关培训的数量与质量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提高高中英语教师对新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 第45-52页 |
第一节 对英语教师的建议 | 第45-48页 |
第二节 对教材编写者与相关教育部门的建议 | 第48-52页 |
一、对教材内容的修改建议 | 第48-50页 |
二、对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议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