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导论 | 第10-16页 |
| (一) 问题提出 | 第10-13页 |
| (二)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 (三)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 (一) 关于大学生就业结构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 (二) 大学生就业结构指数研究 | 第23-29页 |
| (三) 文献述评 | 第29-32页 |
| 二、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 第32-45页 |
| (一)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第32-33页 |
| (二) 专业结构特征 | 第33-43页 |
| (三) 造成大学生专业性就业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 三、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 第45-55页 |
| (一)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第45-46页 |
| (二) 三次产业大学生就业人员的核算 | 第46-48页 |
| (三) 总量结构特征 | 第48-49页 |
| (四) 增量结构特征 | 第49-51页 |
| (五) 产业结构偏离度 | 第51-55页 |
| 四、行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 第55-77页 |
| (一) 数据来源 | 第55页 |
| (二) 总量结构特征 | 第55-61页 |
| (三) 增量结构特征 | 第61-67页 |
| (四) 行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前景预测 | 第67-77页 |
| 五、地区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分析 | 第77-81页 |
| (一) 数据及指标说明 | 第77页 |
| (二) 地区就业吸引力 | 第77-81页 |
| 六、总结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