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5.1 文献法 | 第20页 |
1.5.2 比较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21-33页 |
2.1 微博问政的概念界定 | 第21-28页 |
2.1.1 微博问政的含义及特征 | 第22-24页 |
2.1.2 微博问政的类型 | 第24-25页 |
2.1.3 微博问政的兴起与发展 | 第25-2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2.2.1 公共领域理论 | 第28-29页 |
2.2.2 民主参与理论 | 第29-30页 |
2.2.3 社会管理理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微博问政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的影响 | 第33-43页 |
3.1 微博问政促进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的表现 | 第33-36页 |
3.1.1 信息公开促进政府沟通融合能力提升 | 第33-34页 |
3.1.2 政民互动促进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提升 | 第34-35页 |
3.1.3 广泛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提升 | 第35-36页 |
3.1.4 联合办公促进政府资源整合能力提升 | 第36页 |
3.2 微博问政阻碍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的表现 | 第36-43页 |
3.2.1 政务微博运用不当,阻碍政府沟通融合能力提升 | 第36-38页 |
3.2.2 政府回避敏感话题,阻碍社会局面掌控能力提升 | 第38-40页 |
3.2.3 公众参与不足与无序,阻碍政府科学决策能力提升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微博问政阻碍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 第43-49页 |
4.1 观念偏差,阻碍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 | 第43-44页 |
4.1.1 政务微博的角色定位偏差 | 第43页 |
4.1.2 微博问政的功能认识偏差 | 第43-44页 |
4.2 机制缺乏,阻碍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提升 | 第44-49页 |
4.2.1 政务微博运营机制缺乏 | 第44-46页 |
4.2.2 微博问政法律规制机制不健全 | 第46-47页 |
4.2.3 微博问政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健全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微博问政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49-58页 |
5.1 完善政务微博运营机制,提升政府与社会成员的沟通融合能力 | 第49-53页 |
5.1.1 明确政务微博的角色定位 | 第49-50页 |
5.1.2 提升政务微博管理人员的媒介素质 | 第50-51页 |
5.1.3 构建公开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 | 第51页 |
5.1.4 构建纳入体系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51-52页 |
5.1.5 构建多维的问政联动机制 | 第52-53页 |
5.2 建立微博问政议程机制,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 | 第53-54页 |
5.2.1 微博问政中政府主动设置议程 | 第53页 |
5.2.2 促进微博问政与代议制民主的有机结合 | 第53-54页 |
5.3 建立微博舆情监控体系,提升政府社会秩序控制能力 | 第54-56页 |
5.3.1 依托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监控 | 第54页 |
5.3.2 以预防为主,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 第54-56页 |
5.4 构建监管处罚机制,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 第56-58页 |
5.4.1 完善网络传播法律法规 | 第56页 |
5.4.2 强化微博对政府腐败行为的监督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