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1 国外海事监管能力现状分析 | 第13页 |
1.2.2 国内海事监管能力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行政效率 | 第15-16页 |
2.1.2 行政效益 | 第16页 |
2.1.3 行政效能 | 第16-17页 |
2.1.4 山东海事监管能力 | 第17页 |
2.2 行政效能提升的关键要素 | 第17-24页 |
2.2.1 行政组织目标体系 | 第17-19页 |
2.2.2 行政组织构成要素 | 第19-22页 |
2.2.3 行政组织内部管理机制 | 第22-24页 |
第3章 山东海事监管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5页 |
3.1 山东海事监管能力现状 | 第24-29页 |
3.1.1 山东海事监管目标体系 | 第24-25页 |
3.1.2 山东海事监管组织要素 | 第25-27页 |
3.1.3 山东海事监管管理机制 | 第27-29页 |
3.2 山东海事监管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3.2.1 职能定位和目标体系设置方面 | 第29-30页 |
3.2.2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 第30-31页 |
3.2.3 监管资源配置方面 | 第31-32页 |
3.2.4 管理机制和体制方面 | 第32-33页 |
3.2.5 发展环境和行政相对人方面 | 第33-35页 |
第4章 韩国海洋警察厅海事监管能力分析 | 第35-41页 |
4.1 韩国海事监管能力研究概况 | 第35-39页 |
4.1.1 海事工作使命及理念目标 | 第35页 |
4.1.2 资源配布及管理 | 第35-36页 |
4.1.3 机构职能设置及主要业务 | 第36-38页 |
4.1.4 国际合作与持续改进 | 第38-39页 |
4.2 韩国海事监管工作带给我们的提示 | 第39-41页 |
4.2.1 目标明确 | 第39页 |
4.2.2 装备精良 | 第39页 |
4.2.3 职权法定 | 第39页 |
4.2.4 管理机制先进 | 第39页 |
4.2.5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 第39-41页 |
第5章 提升山东海事监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第41-50页 |
5.1 完善海事职责体系,强化目标责任分解与考核 | 第41-42页 |
5.1.1 建立以岗位为单位的职责体系 | 第41页 |
5.1.2 以流程为导向引领目标的设定与分解 | 第41-42页 |
5.1.3 强化目标绩效管理,保障目标实施成效 | 第42页 |
5.2 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人才强局” | 第42-44页 |
5.2.1 全面实施“111人才工程” | 第43页 |
5.2.2 着力打造海事执法专业人才梯队 | 第43页 |
5.2.3 稳步推进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第43-44页 |
5.2.4 深入开展岗位教育培训,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 第44页 |
5.3 加大海事监管装备设施建设投入,实施科技兴局 | 第44-46页 |
5.3.1 水域监管系统 | 第45页 |
5.3.2 巡航及快速反应力量 | 第45页 |
5.3.3 防治船舶污染设施 | 第45-46页 |
5.3.4 海事基础设施 | 第46页 |
5.4 转变海事管理理念,积极推进“电子政务” | 第46-47页 |
5.4.1 转变海事管理理念 | 第46页 |
5.4.2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 第46-47页 |
5.5 深化综合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 | 第47-48页 |
5.5.1 强化质量体系运行,杜绝“两张皮”现象 | 第47-48页 |
5.5.2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的协调与衔接,实现平衡发展 | 第48页 |
5.6 加强“软实力”建设,构建山东海事文化价值体系 | 第48-50页 |
5.6.1 加强内外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49页 |
5.6.2 构建山东海事文化价值体系,增强凝集力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