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

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和泽陆蛙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1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2.1 生态毒理学及相关研究方法第11-13页
        2.2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现状第13-18页
            2.2.1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致死与致畸作用第13-16页
            2.2.3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神经内分泌毒性第16页
            2.2.4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遗传毒性第16-1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1 田间调查第18-19页
        1.1 稻田样地选择第18页
        1.2 两栖类种群数量初步调查第18页
        1.3 农药施用情况调查第18-19页
    2 遗传毒理研究第19-24页
        2.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驯化第19页
        2.2 实验仪器第19页
        2.3 实验试剂及其配置第19-21页
        2.4 彗星实验第21-23页
            2.4.1 染毒处理第21页
            2.4.2 载玻片和盖玻片清洗第21页
            2.4.3 镀膜第21页
            2.4.4 搭桥第21页
            2.4.5 制胶第21-22页
            2.4.6 裂解和水洗第22页
            2.4.7 解旋和电泳第22页
            2.4.8 中和、脱水和染色第22-23页
            2.4.9 观察装片第23页
        2.5 微核实验第23页
            2.5.1 染毒处理第23页
            2.5.2 血涂片制作第23页
            2.5.3 镜检第23页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3-24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4-40页
    1 浙江地区稻田常用农药及无尾两栖类生物多样性初步调查第24-26页
    2 常用农药对两种稻田无尾两栖类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第26-40页
        2.1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和黑斑侧褶蛙DNA损伤的影响第26-33页
            2.1.1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红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第27-30页
            2.1.2 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红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第30-33页
        2.2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和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第33-38页
            2.2.1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第33-36页
            2.2.2 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第36-38页
        2.3 几种农药在最低浓度下对两种稻田蛙类的遗传毒性第38-40页
第四章 讨论第40-46页
    1 稻田无尾两栖类种群数量与农药施用情况的相互关系第40页
    2 常用农药对两种蛙的遗传毒理效应第40-44页
        2.1 农药对两栖类DNA损伤的影响第40-42页
        2.2 农药对两栖类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第42-44页
    3 泽陆蛙能成为浙江稻田无尾两栖类优势种的原因探讨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牛产业发展面临的金融供需失衡与求解--以山东省高青县为例
下一篇:生防木霉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