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A校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学科型人才 | 第14页 |
2.1.2 应用型人才 | 第14-15页 |
2.1.3 民办高校 | 第15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2.1 职业规划理论 | 第15-16页 |
2.2.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页 |
2.2.3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 第16-17页 |
2.2.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第17页 |
2.2.5“知识龛”的结构知识理论 | 第17页 |
2.2.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 第17-18页 |
2.2.7 精英理论 | 第18页 |
2.2.8 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2.3 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第19-21页 |
2.3.1 产学研结合人才模式 | 第19页 |
2.3.2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第19-20页 |
2.3.3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20页 |
2.3.4 双证书制人才培养模式 | 第20-21页 |
第3章 A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 第21-34页 |
3.1 A高校基本情况 | 第21-26页 |
3.1.1 A高校概况 | 第21页 |
3.1.2 A高校所处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3.1.3 A高校战略地位 | 第22-24页 |
3.1.4 A高校专业现状 | 第24-25页 |
3.1.5 A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第25-26页 |
3.2 A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3.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 | 第26-28页 |
3.2.2 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的缺乏 | 第28-30页 |
3.2.3 人才培养上缺乏长远性 | 第30页 |
3.3 A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3.3.1 相关制度的不完善 | 第30-31页 |
3.3.2 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 第31-32页 |
3.3.3 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忽视和畏惧 | 第32-34页 |
第4章 A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第34-48页 |
4.1 创新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4.1.1 围绕重心的原则 | 第34页 |
4.1.2 具体化的原则 | 第34页 |
4.1.3 可实现的原则 | 第34-35页 |
4.1.4 合理有序的的原则 | 第35页 |
4.2 创新的路径选择 | 第35-36页 |
4.3 创新的路径内容 | 第36-41页 |
4.3.1 专业设置方面 | 第36-37页 |
4.3.2 课程改革方面 | 第37-38页 |
4.3.3 教学方式方面 | 第38-39页 |
4.3.4 师资建设方面 | 第39-40页 |
4.3.5 教学评价方面 | 第40-41页 |
4.4 创新的各类保障 | 第41-48页 |
4.4.1 在学校内部构建绩效管理制度 | 第41-42页 |
4.4.2 深化学校文化建设 | 第42-44页 |
4.4.3 加强精细化管理 | 第44-45页 |
4.4.4 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 | 第45-46页 |
4.4.5 积极改善软硬件环境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