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绪论第10-24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6页
        1.理论意义第14-15页
        2.实践意义第15-16页
    三、文献综述第16-22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6-21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四、研究方法第22-23页
        1.文献研究法第22-23页
        2.比较研究法第23页
        3.案例分析法第23页
        4.访谈法第23页
    五、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23-24页
        1.重点难点第23页
        2.创新点第23-24页
第一章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相关理论概述第24-32页
    一、微信的功能及其特征第24-26页
        1.微信的功能第24-25页
        2.微信的特征第25-26页
    二、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及其特征第26-29页
        1.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第26-27页
        2.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特征第27-29页
    三、运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第29-32页
        1.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第29-30页
        2.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第30页
        3.使用与满足理论第30-32页
第二章 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第32-39页
    一、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属性第32-34页
        1.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物质存在第32页
        2.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能够存储和携带大量信息第32-33页
        3.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有效传递信息第33页
        4.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有助于事物之间产生反应第33-34页
    二、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般特征第34-35页
        1.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第34页
        2.承载性与传递性相统一第34页
        3.可控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第34-35页
        4.变化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第35页
    三、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独特优势第35-39页
        1.受众群体广泛第35页
        2.教育关系转化第35-36页
        3.内容传递精准第36-37页
        4.教育方式多样第37页
        5.教育时间便捷第37-39页
第三章 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第39-44页
    一、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现实需求的积极回应第39-41页
        1.大学生沟通交流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第39-40页
        2.新媒体强势介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生转变第40页
        3.高校教师年轻化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发展第40-41页
    二、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第41-44页
        1.精炼推送内容第41-42页
        2.健全平台功能第42-43页
        3.优化推送方式第43页
        4.选择推送时间第43-44页
第四章 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第44-48页
    一、原则的内涵及重要性第44-45页
    二、运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45-48页
        1.正向性原则第45页
        2.真实性原则第45-46页
        3.主体性原则第46页
        4.反复性原则第46-47页
        5.趣味性原则第47-48页
第五章 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第48-57页
    一、最大限度地扩大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在师生中的覆盖面第48-49页
        1.提前宣传广泛动员第48页
        2. 结合活动扩大影响第48-49页
        3.加大调研避免流失第49页
        4.物质奖励适当刺激第49页
    二、充分利用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服务师生第49-52页
        1.加强人员培养力度第49-50页
        2.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第50-51页
        3.不断整合现有功能第51页
        4.提高功能开发应用第51-52页
        5.关注科技发展前沿第52页
    三、精心设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推送栏目第52-54页
        1.贴近生活真实可信第52-53页
        2.迎合需求表达风趣第53-54页
    四、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第54-55页
        1.让大学生参与到平台的管理中来第54页
        2.让大学生参与到平台的活动中来第54-55页
    五、努力尝试线上线下活动的同时开展第55-57页
        1.积极尝试开展线上活动第55页
        2.努力提升线下活动魅力第55-56页
        3.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活动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国和芬兰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机制比较研究
下一篇: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创新和机制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