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数字图书馆及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 第16-21页 |
2.1 数字图书馆的内涵 | 第16-18页 |
2.1.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数字图书馆的类别 | 第17页 |
2.1.3 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 第18-21页 |
2.2.1 传统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 第19页 |
2.2.2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 第19-21页 |
3 中法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案例分析 | 第21-33页 |
3.1 法国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案例 | 第21-27页 |
3.1.1 法国国家图书馆 | 第21-22页 |
3.1.2 法国国家图书馆Gallica项目 | 第22-25页 |
3.1.3 Cujas数字图书馆 | 第25-26页 |
3.1.4 其他数字图书馆 | 第26-27页 |
3.2 中国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案例 | 第27-33页 |
3.2.1 国家图书馆 | 第27-28页 |
3.2.2 中国知网 | 第28-29页 |
3.2.3 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 | 第29-30页 |
3.2.4 浙江大学的Mylibrary | 第30-33页 |
4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比较 | 第33-43页 |
4.1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内容的比较 | 第33-35页 |
4.1.1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资源比较 | 第34-35页 |
4.1.2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比较 | 第35页 |
4.2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基础比较 | 第35-39页 |
4.2.1 图书馆员素质比较 | 第36页 |
4.2.2 法律保障的比较 | 第36-38页 |
4.2.3 学科馆员制度的比较 | 第38-39页 |
4.3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侧重点比较 | 第39-41页 |
4.3.1 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 | 第39-40页 |
4.3.2 图书馆人情化服务比较 | 第40页 |
4.3.3 用户体验的比较 | 第40-41页 |
4.4 中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比较 | 第41-43页 |
4.4.1 技术支持比较 | 第41页 |
4.4.2 发展模式比较 | 第41-42页 |
4.4.3 资金投入比较 | 第42-43页 |
5 中法数字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启示 | 第43-49页 |
5.1 建立完善的保护措施 | 第43-46页 |
5.1.1 重视个性化服务的信息安全 | 第43-44页 |
5.1.2 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著作权问题 | 第44-46页 |
5.2 制定合理的数字发展战略,探索合作模式 | 第46-49页 |
5.2.1 与公共机构合作 | 第46-47页 |
5.2.2 与商业机构合作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