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 第17-24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1.人文内涵 | 第17-18页 |
2.人文关怀的涵义 | 第18页 |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 第19-24页 |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20-21页 |
2.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 第21-22页 |
3.顺应新时期中国梦的发展需要 | 第22-24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表现及其原因 | 第24-31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表现 | 第24-27页 |
1.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自身多层次需求和发展的关注度不高 | 第24-25页 |
2.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不足 | 第25-26页 |
3.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 第26页 |
4.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轻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 第26-27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 | 第27-31页 |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不完善 | 第27-29页 |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认识不足 | 第29页 |
3.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人文素质不高 | 第29-30页 |
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僵化 | 第30-31页 |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 第31-45页 |
(一)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 | 第31-36页 |
1.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 第31-33页 |
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 第33-34页 |
3.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 第34-36页 |
(二)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第36-39页 |
1.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36-37页 |
2.将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第37-39页 |
(三)培养具有高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 | 第39-42页 |
1.高等人文素养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 | 第39-40页 |
2.培养具有高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的措施 | 第40-42页 |
(四)改善教学方式,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 第42-45页 |
1.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 第42-43页 |
2.把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作为教学内容 | 第43-44页 |
3.把教学的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 | 第44页 |
4.把提升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方法的改进目标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