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一)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二)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5-16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银行系信托概述 | 第18-28页 |
一、银行系信托形成的主要原因 | 第18-22页 |
(一) 银行与信托双赢的选择 | 第18-19页 |
(二) 政府的推动作用 | 第19-22页 |
二、银行系信托公司简介 | 第22-23页 |
(一) 交银信托 | 第22页 |
(二) 建信信托 | 第22页 |
(三) 兴业信托 | 第22-23页 |
(四) 上海信托 | 第23页 |
三、银行系信托业务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23-28页 |
(一) 信托规模增长迅速 | 第23-25页 |
(二) 单一信托占比高,被动管理为主 | 第25-26页 |
(三) 重视金融股权投资布局 | 第26-27页 |
(四) 大股东优势使得增资步伐较快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兴业信托主要信托业务及发展现状 | 第28-35页 |
一、金融同业合作 | 第28-29页 |
二、证券投资类信托 | 第29-31页 |
三、房地产信托 | 第31-32页 |
四、基础设施信托 | 第32-33页 |
五、工商企业信托 | 第33页 |
六、资产证券化业务 | 第33-34页 |
七、另类投资信托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兴业信托信托业务发展比较分析 | 第35-46页 |
一、与银行系信托公司之间的比较 | 第35-40页 |
(一) 信托规模与盈利能力比较 | 第35-36页 |
(二) 信托资产来源结构比较 | 第36-37页 |
(三) 信托资产运用方式比较 | 第37页 |
(四) 信托资产分布比较 | 第37-38页 |
(五) 按功能区分的信托资产结构比较 | 第38-39页 |
(六) 信托项目收益率比较 | 第39-40页 |
二、与中信信托及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40-44页 |
(一) 信托规模与盈利能力比较 | 第40页 |
(二) 信托资产来源结构比较 | 第40-41页 |
(三) 信托资产运用方式比较 | 第41-42页 |
(四) 信托资产分布比较 | 第42-43页 |
(五) 信托资产功能结构比较 | 第43页 |
(六) 信托项目收益率比较 | 第43-44页 |
三、总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兴业信托信托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6-56页 |
一、信托业务收入及占比大幅下降,资产分布变化较大 | 第46-48页 |
二、信托报酬率逐年降低,信托规模优势不明显 | 第48-49页 |
三、以被动管理为主,主动管理能力较低 | 第49-53页 |
四、信托项目收益率下降,财产管理能力有待增强 | 第53-54页 |
五、传统信托业务为主,创新能力不足 | 第54-55页 |
六、同业合作以通道业务为主,股东优势不明显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兴业信托信托业务发展的对策 | 第56-61页 |
一、继续优化传统业务结构,加快产品创新 | 第56-57页 |
二、开展新型业务,挖掘新的赢利增长点 | 第57-58页 |
三、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实现专业化发展 | 第58页 |
四、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 第58-59页 |
五、纳入大股东战略,发挥股东优势 | 第59-61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