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EM仿真的斗轮堆取料机取料机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斗轮堆取料机简介 | 第9-12页 |
1.1.1 斗轮堆取料机与斗轮挖掘机的比较 | 第9页 |
1.1.2 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的结构和取料工艺 | 第9-10页 |
1.1.3 斗轮堆取料机斗轮机构 | 第10-12页 |
1.2 斗轮堆取料机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7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17-20页 |
1.4.1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20页 |
第2章 散粒物料特性与离散元法 | 第20-31页 |
2.1 散粒物料特性 | 第20-23页 |
2.1.1 散粒物料的粒度与组成 | 第20-21页 |
2.1.2 散粒物料的接触特性 | 第21页 |
2.1.3 散粒物料的堆积特性 | 第21-22页 |
2.1.4 力链 | 第22-23页 |
2.2 离散元法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2.2.1 国外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2.2.2 国内发展概况 | 第24页 |
2.3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 | 第24-30页 |
2.3.1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2.3.2 离散元法的接触模型 | 第25-29页 |
2.3.3 离散元法的运动方程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休止角试验的EDEM仿真参数校准 | 第31-61页 |
3.1 离散元参数校准的常用方式 | 第31-35页 |
3.1.1 休止角试验法 | 第32页 |
3.1.2 堆积形态线法 | 第32-33页 |
3.1.3 滑板试验法 | 第33-34页 |
3.1.4 压力试验法 | 第34页 |
3.1.5 撞击力试验法 | 第34-35页 |
3.2 煤粉休止角的试验测量 | 第35-37页 |
3.2.1 试验材料与装置 | 第35页 |
3.2.2 试验步骤 | 第35-36页 |
3.2.3 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3.3 基于休止角试验的EDEM仿真参数校准 | 第37-53页 |
3.3.1 校准参数的选择 | 第37-38页 |
3.3.2 参数校准仿真试验安排 | 第38-39页 |
3.3.3 仿真过程 | 第39-49页 |
3.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3.4 基于休止角试验的颗粒尺寸放大倍数校准 | 第53-60页 |
3.4.1 对颗粒尺寸进行放大的原因 | 第53-54页 |
3.4.2 参数校准仿真试验安排 | 第54-55页 |
3.4.3 仿真过程 | 第55-59页 |
3.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斗轮机构取料过程EDEM仿真及机理研究 | 第61-97页 |
4.1 仿真过程 | 第61-65页 |
4.1.1 设置仿真参数 | 第61页 |
4.1.2 生成料堆 | 第61-63页 |
4.1.3 导入几何体并设置其运动 | 第63-65页 |
4.2 取料仿真过程总述 | 第65-70页 |
4.3 斗轮机构挖料与提升过程分析 | 第70-75页 |
4.3.1 传统设计分析 | 第70-73页 |
4.3.2 EDEM仿真分析 | 第73-74页 |
4.3.3 EDEM仿真与传统分析方法对比 | 第74-75页 |
4.4 斗轮机构卸料过程分析 | 第75-95页 |
4.4.1 传统设计分析 | 第75-82页 |
4.4.2 传统设计分析的不足 | 第82-83页 |
4.4.3 EDEM仿真分析 | 第83-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10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97-99页 |
5.2 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