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3.1 留守儿童 | 第9-10页 |
1.3.2 社会支持理论 | 第10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 第10-1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2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1.5.3 文献述评 | 第18-20页 |
第2章 调研地点与调查对象概况 | 第20-25页 |
2.1 干田村概况 | 第20-22页 |
2.1.1 人口现状 | 第20-21页 |
2.1.2 经济现状 | 第21页 |
2.1.3 民族特征 | 第21-22页 |
2.2 干田村留守儿童概况 | 第22-25页 |
第3章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第25-38页 |
3.1 留守儿童的政府支持 | 第25-29页 |
3.1.1 政策较关注,但缺乏专项资金投入 | 第26-28页 |
3.1.2 贫困儿童经济支持落实不到位 | 第28页 |
3.1.3 基层组织力量薄弱,关注度小 | 第28-29页 |
3.2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 | 第29-33页 |
3.2.1 生存照料不足,健康安全无保障 | 第29-31页 |
3.2.2 欠缺学习辅导,难以规范行为 | 第31-32页 |
3.2.3 亲子联系较频繁,但缺少情感关怀 | 第32-33页 |
3.3 留守儿童的学校支持 | 第33-35页 |
3.3.1 饮食条件落后,生活照料不足 | 第34页 |
3.3.2 学习环境较差,教育辅导欠缺 | 第34-35页 |
3.3.3 师生沟通较少,情感关怀缺失 | 第35页 |
3.4 社会其他支持 | 第35-37页 |
3.4.1 其他个人支持杯水车薪 | 第36-37页 |
3.4.2 社会团体支持严重缺失 | 第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5页 |
4.1 政府支持方面 | 第38-39页 |
4.1.1 二元户籍制度是深层次原因 | 第38-39页 |
4.1.2 监督落实不到位,滋生腐败 | 第39页 |
4.1.3 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无暇顾及 | 第39页 |
4.2 家庭支持方面 | 第39-41页 |
4.2.1 亲子分离缺少学习辅导和情感关怀 | 第39-40页 |
4.2.2 临时监护人能力和精力有限,难以教育和看护 | 第40-41页 |
4.3 学校支持方面 | 第41-43页 |
4.3.1 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照料成本大 | 第41-42页 |
4.3.2 师资力量匮乏,学校和老师无暇顾及 | 第42-43页 |
4.4 社会其他支持方面 | 第43页 |
4.4.1 个人力量薄弱且具有盲目性 | 第43页 |
4.4.2 信息不对称,社会团体无从得知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改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 第45-48页 |
5.1 推进户籍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 第45页 |
5.2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监督落实 | 第45-46页 |
5.3 扶持乡镇产业,引导回乡就业 | 第46页 |
5.4 父母增加情感交流,临时监护人加强看护引导 | 第46-47页 |
5.5 学校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增加关注度 | 第47页 |
5.6 大众媒体强化宣传,引导各方支持合力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54-55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