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2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一章 缅甸独立后至民主化前政府的民族国家建构政策 | 第24-37页 |
第一节 昂山时期的民族国家构想及1947年宪法所体现的国家建设 | 第24-27页 |
一、昂山将军的多民族国家构想 | 第24-26页 |
二、1947年《缅甸联邦宪法》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吴努、奈温时期的民族政策及1974年宪法 | 第27-31页 |
一、吴努、奈温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27-30页 |
二、1974年《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1988年以后新军政府的民族政策以及2008宪法 | 第31-37页 |
一、新军政府民族政策及其边防军改造计划 | 第31-34页 |
二、2008年《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 | 第34-37页 |
第二章 缅甸民主化过程中的民族政策 | 第37-46页 |
第一节 缅甸民主化改革过程及原因 | 第37-42页 |
第二节 吴登盛时期“民主政治”下的民族和解进程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昂山素季领导下民盟纲领及民族政策倾向 | 第43-46页 |
第三章 缅甸民主化实现后的民族政策 | 第46-56页 |
第一节 第一届“21世纪彬龙会议”和平进程 | 第46-48页 |
第二节 第二届“21世纪彬龙会议”和平进程 | 第48-51页 |
第三节 主要少数民族对民族政策变化的反应 | 第51-56页 |
第四章 缅甸多民族国家构建的挑战..以克伦族分离主义和“罗兴伽人”问题为例研究缅甸民族困境 | 第56-70页 |
第一节 克伦族分离主义 | 第56-61页 |
第二节 缅甸的“罗兴伽人” | 第61-70页 |
一、“罗兴伽人”的由来 | 第61-63页 |
二、独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对“罗兴伽人”政策 | 第63-67页 |
三、民盟上台以后对“罗兴伽人”政策 | 第67-70页 |
结语 | 第70-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