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研究 | 第10-13页 |
1.2.2 关于政府法制机构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行政执法 | 第17页 |
2.1.2 行政执法监督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分权制衡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机会主义抑制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A市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现状 | 第20-30页 |
3.1 A市政府法制机构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3.2 A市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21-24页 |
3.3 A市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 | 第24-30页 |
第四章 A市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0页 |
4.1 A市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4.1.1 监督主体力量薄弱 | 第30页 |
4.1.2 监督依据严重缺失 | 第30-31页 |
4.1.3 监督内容流于表面 | 第31-32页 |
4.1.4 监督方式存有缺陷 | 第32-33页 |
4.1.5 监督环境有待改善 | 第33-34页 |
4.2 A市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4.2.1 监督主体 | 第36页 |
4.2.2 监督依据 | 第36-37页 |
4.2.3 监督方式 | 第37-38页 |
4.2.4 监督环境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国内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经验借鉴 | 第40-43页 |
5.1 黑龙江省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0-41页 |
5.2 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41页 |
5.3 湖北省武汉市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第六章 完善A市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的意见和建议 | 第43-49页 |
6.1 加大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主体建设力度 | 第43-44页 |
6.1.1 改革领导体制 | 第43页 |
6.1.2 保障监督力量 | 第43-44页 |
6.2 完善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依据 | 第44-45页 |
6.2.1 提供法律依据 | 第44页 |
6.2.2 提供制度依据 | 第44-45页 |
6.3 改进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方式 | 第45-47页 |
6.3.1 实施执法证件动态管理 | 第45-46页 |
6.3.2 科学细化评议考核 | 第46页 |
6.3.3 建立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 第46-47页 |
6.4 优化政府法制机构行政执法监督环境 | 第47-49页 |
6.4.1 提升法治意识 | 第47页 |
6.4.2 统一执法信息平台建设 | 第47-48页 |
6.4.3 扩宽监督渠道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