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汽车消费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回顾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2章 汽车消费的理论分析 | 第16-26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1.1 消费理论 | 第16-17页 |
2.1.2 消费行为理论 | 第17-18页 |
2.2 居民汽车消费的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2.2.1 汽车消费的问题现况 | 第19-21页 |
2.2.2 汽车消费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2.3 汽车消费影响因素概念的界定 | 第23-24页 |
2.3.1 消费软环境 | 第23页 |
2.3.2 基础设施 | 第23-24页 |
2.3.3 消费方式 | 第24页 |
2.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城镇汽车消费的描述性分析 | 第26-40页 |
3.1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现状 | 第26-28页 |
3.2 软环境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 第28-32页 |
3.2.1 税费政策不完善导致汽车消费不规范 | 第29-30页 |
3.2.2 信贷政策不健全导致汽车消费发展滞后 | 第30-32页 |
3.3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 第32-36页 |
3.3.1 道路建设不完善造成城镇交通不畅 | 第32-34页 |
3.3.2 停车场建设不足导致“停车难” | 第34-36页 |
3.4 居民消费方式对汽车使用率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1 出行方式决定居民汽车使用率高 | 第36-37页 |
3.4.2 消费观念不合理造成汽车消费过度 | 第37-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城镇汽车消费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第40-52页 |
4.1 模型分析思路 | 第40页 |
4.2 模型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4.2.1 VAR模型 | 第40-41页 |
4.2.2 回归模型 | 第41-42页 |
4.3 模型分析结果 | 第42-48页 |
4.3.1 VAR模型 | 第42-47页 |
4.3.2 多元回归模型 | 第47-48页 |
4.4 讨论 | 第48-50页 |
4.4.1 VAR模型 | 第48-49页 |
4.4.2 多元回归模型 | 第49-50页 |
4.5 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国际比较与发达国家经验启示 | 第52-62页 |
5.1 国际汽车市场比较 | 第52-54页 |
5.2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4-61页 |
5.2.1 从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重视汽车消费问题 | 第54-55页 |
5.2.2 必须“软件”和“硬件”环境建设两手抓 | 第55-58页 |
5.2.3 重构消费观念,倡导理性消费 | 第58-60页 |
5.2.4 构建和谐汽车社会 | 第60-61页 |
5.3 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1、结论 | 第62页 |
2、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