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契诃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4页
Аннотация第5-8页
绪论第8-15页
    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第8-13页
    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3页
    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一章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概观第15-20页
    1.1 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第15-17页
    1.2 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群像第17-20页
第二章 契诃夫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文化基础第20-26页
    2.1 社会因素第20-23页
        2.1.1 俄国知识分子的特殊地位及历史使命第20-22页
        2.1.2 契诃夫知识分子形象创作的时代环境第22-23页
    2.2 自身因素第23-26页
第三章 契诃夫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类型分析第26-44页
    3.1 假面知识分子形象第26-29页
        3.1.1“变色龙”式的假面知识分子——《假面》中的知识分子第26-28页
        3.1.2 虚伪的慈善者——《带阁楼的房子》里的莉达第28-29页
    3.2 知识分子中的“中间人”形象第29-33页
        3.2.1 《灯火》尽头的瞭望者——《灯火》中的冯·希千堡第29-31页
        3.2.2“缺少中心思想的人”——《没意思的故事》里的老教授第31-33页
    3.3 知识分子中的庸俗人形象第33-35页
        3.3.1 庸俗中的沉沦者——《约内奇》中的约内奇第33-34页
        3.3.2 在庸俗中觉醒的人——《文学教师》中的尼基丁第34-35页
    3.4 知识分子中的“狂人形象”第35-39页
        3.4.1“冲突”下的悲剧狂人——《第六病室》中的格罗莫夫第36-38页
        3.4.2“清醒”的精神错乱者——《精神错乱》里的瓦西里耶夫第38-39页
    3.5 新人知识分子第39-44页
        3.5.1 非英雄的英雄形象 ——《跳来跳去的女人》中的戴莫夫第40-41页
        3.5.2 新生活的拓荒者——《新娘》里的娜佳第41-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作者简介与论文发表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视“情妇”的“自我困境”—嘉莉和郭海藻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翻译美学视角下Gone with the Wind汉译本的比较研究--以傅东华和李美华的汉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