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框架、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概述 | 第15-19页 |
2.1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定义与特点 | 第15-16页 |
2.1.1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主要业务形式 | 第16-17页 |
2.2.1 直接融资租赁 | 第16页 |
2.2.2 售后回租 | 第16-17页 |
2.2.3 杠杆租赁 | 第17页 |
2.3 医疗机构购入医疗设备的筹资方式 | 第17-19页 |
2.3.1 财政拨款 | 第17页 |
2.3.2 银行贷款 | 第17-18页 |
2.3.3 股份制改革 | 第18页 |
2.3.4 融资租赁 | 第18-19页 |
3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 第19-27页 |
3.1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3.1.1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3.1.2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3.1.3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1页 |
3.1.4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3.2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类型划分 | 第22-23页 |
3.2.1 厂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 第22页 |
3.2.2 银行系融资租赁公司 | 第22-23页 |
3.2.3 独立的融资租赁公司 | 第23页 |
3.3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SWOT分析 | 第23-26页 |
3.3.1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优势(Strengths)分析 | 第23-24页 |
3.3.2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劣势(Weakness)分析 | 第24-25页 |
3.3.3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机遇(Opportunity)分析 | 第25页 |
3.3.4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威胁(Threats)分析 | 第25-26页 |
3.4 制约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3.4.1 准入制度过严,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6页 |
3.4.2 医疗设备的二手市场不成熟,医院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26页 |
3.4.3 专业人才匮乏,风险估计不足 | 第26页 |
3.4.4 行业信息平台建设落后,市场运行环境较差 | 第26-27页 |
4 案例:Y金融租赁公司对H医院的融资租赁项目 | 第27-42页 |
4.1 融资租赁项目介绍 | 第27-28页 |
4.1.1 融资租赁项目方案 | 第27-28页 |
4.1.2 项目操作流程 | 第28页 |
4.2 融资租赁项目分析评估过程 | 第28-39页 |
4.2.1 承租人定性分析 | 第29-34页 |
4.2.2 承租人定量分析 | 第34-37页 |
4.2.3 租赁物件分析 | 第37-39页 |
4.3 H医院融资租赁项目筹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4.3.1 自有资金全额付款 | 第39页 |
4.3.2 银行贷款 | 第39-40页 |
4.3.3 融资租赁 | 第40-41页 |
4.4 Y金融租赁公司对H医院的融资租赁项目总结 | 第41-42页 |
5 医疗设备融资租赁的发展对策分析 | 第42-46页 |
5.1 从政府宏观政策考虑 | 第42-43页 |
5.1.1 降低准入门槛,完善法律制度 | 第42页 |
5.1.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风险 | 第42-43页 |
5.1.3 推动行业交流,建设融资租赁产权交易 | 第43页 |
5.2 从医疗机构的角度考虑 | 第43页 |
5.2.1 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提升风险防控意识 | 第43页 |
5.2.2 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供货商 | 第43页 |
5.3 从融资租赁公司的角度考虑 | 第43-46页 |
5.3.1 把控风险,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 第43-44页 |
5.3.2 创新融资租赁方式,追求多元化发展 | 第44-45页 |
5.3.3 加强员工培训,引进专业人才 | 第45-4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