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 1.2.1 竞争力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1.2.2 运输服务贸易及其国际竞争力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1.2.3 增加值贸易概念界定 | 第13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3-20页 |
| 1.3.1 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 第13-15页 |
| 1.3.2 关于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第15-18页 |
| 1.3.3 关于增加值贸易的研究 | 第18-20页 |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0-22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22-23页 |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2页 |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 第2章 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运输服务贸易测度方法 | 第23-32页 |
| 2.1 增加值贸易测度方法 | 第23-28页 |
| 2.1.1 增加值测度模型 | 第23-26页 |
| 2.1.2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 2.1.3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 2.2 国际竞争力相关指标概述 | 第28-32页 |
| 2.2.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8-29页 |
| 2.2.2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 第29-30页 |
| 2.2.3 修正后的国际竞争力相关指标 | 第30-32页 |
| 第3章 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的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32-43页 |
| 3.1 样本国家运输服务出口的国内增加值 | 第32-35页 |
| 3.2 中国与样本国家运输服务贸易RCA指数比较分析 | 第35-39页 |
| 3.3 中国与样本国家运输服务贸易IMS指数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 3.4 实证研究结论 | 第41-43页 |
| 第4章 提高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第43-48页 |
| 4.1 国家层面 | 第43-45页 |
| 4.1.1 完善运输服务基础设施 | 第43-44页 |
| 4.1.2 发展与运输服务贸易相关的产业 | 第44页 |
| 4.1.3 提供有利的竞争环境 | 第44-45页 |
| 4.2 企业层面 | 第45-48页 |
| 4.2.1 完善经营管理和发展规划 | 第45-46页 |
| 4.2.2 加强运输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 第46-47页 |
| 4.2.3 提高运输企业的创新能力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附录A WIOD数据库的部门分类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