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上市品种“清脑复神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再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清脑复神液质量标准再评价研究第16-78页
    第一节 薄层鉴别第16-25页
        1 实验材料第16-17页
            1.1 仪器第16页
            1.2 试药第16-17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7-24页
            2.1 葛根薄层鉴别第17-18页
            2.2 枳壳薄层鉴别第18-20页
            2.3 赤芍薄层鉴别第20-21页
            2.4 其它药材薄层鉴别预试验第21-24页
        3 结论第24页
        4 讨论第24-25页
    第二节 质量检查第25-28页
        1 实验材料第25页
            1.1 仪器第25页
            1.2 试药第25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5-27页
            2.1 相对密度第25-26页
            2.2 pH值第26-27页
        3 结论第27-28页
    第三节 含量测定第28-60页
        1 实验材料第28-29页
            1.1 仪器第28页
            1.2 试药第28-2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9-58页
            2.1 黄柏第29-40页
            2.2 总黄酮第40-47页
            2.3 其它含量测定预试验第47-58页
        3 结论第58页
        4 讨论第58-60页
    第四节 指纹图谱研究第60-78页
        1 实验材料第60-61页
        2 方法与结果第61-76页
            2.1 紫外-可见光指纹图谱研究第61-69页
            2.2 红外光指纹图谱研究第69-76页
        3 结论第76-77页
        4 讨论第77-78页
第二部分 清脑复神液制备工艺再评价研究第78-104页
    第一节 清脑复神液提取工艺再评价研究第78-88页
        1 实验材料第78-79页
            1.1 仪器第78-79页
            1.2 试药第7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79-86页
            2.1 指标成分的测定第79页
            2.2 正交试验设计第79-82页
            2.3 验证试验第82-83页
            2.4 原工艺药液与渗漉工艺药液性质研究第83-86页
        3 结论第86页
        4 讨论第86-88页
    第二节 清脑复神液精制工艺再评价研究第88-100页
        1 实验材料第88-89页
            1.1 仪器第88页
            1.2 试药第88-89页
        2 方法与结果第89-98页
            2.1 活性炭吸附预处理第89-92页
            2.2 陶瓷膜孔径的筛选第92页
            2.3 微滤工艺参数优化第92-94页
            2.4 验证试验第94-95页
            2.5 预处理前后与微滤后药液的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第95-96页
            2.6 预处理前后与微滤后药液的红外光全波长扫描第96-97页
            2.7 静置工艺与微滤工艺比较第97-98页
        3 结论第98页
        4 讨论第98-100页
    第三节 陶瓷膜通透量的再生与恢复第100-104页
        1 实验材料第100页
            1.1 仪器第100页
            1.2 试药第100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00-103页
            2.1 酸碱交替清洗法(未加NaClO)第100-101页
            2.2 酸碱交替清洗法(加NaClO)第101-102页
            2.3 氧化剂清洗法第102页
            2.4 表面活性剂清洗法第102-103页
        3 结论第103页
        4 讨论第103-104页
第三部分 工艺改进后药液与原药液的药效对比研究第104-110页
    1 实验材料第104页
        1.1 仪器第104页
        1.2 试药第104页
        1.3 动物第104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04-108页
        2.1 镇静催眠第104-106页
        2.2 止痛第106-108页
    3 结论第108页
    4 讨论第108-110页
第四部分 稳定性研究第110-128页
    第一节 冻融试验研究第110-122页
        1 实验材料第110-111页
            1.1 仪器第110页
            1.2 试药第110-111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11-121页
            2.1 冻融试验方法第111页
            2.2 性状检查第111-112页
            2.3 可见异物检查第112页
            2.4 乙醇量检查第112-113页
            2.5 相对密度检查第113-114页
            2.6 pH值检查第114-115页
            2.7 不溶性微粒检查第115-116页
            2.8 盐酸小檗碱第116-117页
            2.9 总黄酮第117-118页
            2.10 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图谱第118-120页
            2.11 红外光全波长扫描图谱第120-121页
        3 结论第121页
        4 讨论第121-122页
    第二节 初步稳定性研究第122-128页
        1 实验材料第122-123页
            1.1 仪器第122页
            1.2 试药第122-123页
        2 方法与结果第123-127页
        3 结论第127页
        4 讨论第127-128页
结论与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8页
附录 清脑复神液质量标准(草案)第138-143页
文献综述第143-156页
    综述一 清脑复神液的研究概况第143-150页
        参考文献第148-150页
    综述二 浅谈上市中成药再评价第150-156页
        参考文献第154-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罗昔康及片剂质量标准提高及吡罗昔康晶型测定研究
下一篇:基于代谢组学探讨大黄灵仙胶囊防治胆结石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