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医学理论论文--中医现代化研究论文

内求法作为中医理论形成主导方法论析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前言第13-14页
1. 中医现代化的失意与气功内求法的隐遁第14-42页
   ·外求法与内求法概述第14-18页
     ·内求法与外求法的概念沿革第15-16页
     ·现代学者对于内求法的认识第16-18页
     ·内求法与外求法的认识总结第18页
   ·无视内求法的中医现代研究之困惑第18-32页
     ·中医学哲学方法论研究第19-22页
     ·中医学一般科学层面的方法论研究第22-27页
     ·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27-31页
     ·引发中医方法论现代研究误区的盲点第31-32页
   ·内求法的现代研究评述第32-39页
     ·内求法中的意识、物质和实在的认识第32-34页
     ·内求法属于体验科学的范畴第34-36页
     ·内求法对中医理论的贡献第36-37页
     ·内求法的方法论研究第37-39页
   ·内求法的隐遁第39-41页
     ·文化观念解读取代内求方法践行第39-41页
     ·科学标准下的盲区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2 内求法的中医学寻踪第42-56页
   ·中医概念的本体依存性第42-50页
     ·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根第42-45页
     ·脏腑内涵以气用言第45-46页
     ·经脉以血气为体以阴阳为用第46-48页
       ·中医药性理论以主体感觉言第48-50页
   ·中医实践工具与诊疗方法的形而上依存第50-52页
     ·毫针创制与刺法第50-51页
     ·望闻问切四诊第51页
     ·临床操作治神为本第51-52页
   ·古今医圣内求法体证举案第52-55页
     ·自然——天地—上帝—圣王——万物第52-53页
     ·医圣之行医道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内求法诠第56-83页
   ·内求法的一元本体之识第56-59页
     ·本体之体第56-57页
     ·本体之象第57页
     ·本体之性第57-58页
     ·本体之用第58页
     ·本体之命第58-59页
   ·内求法——通向本体之法术第59-63页
     ·内求法操作中的:舍主从客的主客合一第59-60页
     ·内求法认知关键机制——“感而遂通”第60-62页
     ·再看唯心与唯物第62-63页
   ·内求法的操作第63-65页
     ·内求法中的象思维第64页
     ·中医学内求法的支持第64-65页
   ·内求法的操作、境界及效用第65-70页
     ·内求法的操作特点第65-66页
     ·内求法的境界——破执第66-68页
     ·内求法的效用第68-70页
   ·内求法的局限第70-75页
     ·内求法之难成第70-74页
     ·对内求法的异议第74-75页
   ·内求与外求的方法比较第75-82页
     ·哲学本体论基础比较第75-76页
     ·认知方法比较第76-79页
     ·内求境界下的认知第79-80页
     ·内求法与外求法的关系第80-82页
 本章总结第82-83页
4. 内求法下的中医学形成第83-90页
     ·内求法成就的中医理论核心概念内涵第83-85页
     ·内求法下的生命气本质第83页
     ·内求法是中医学对生命修养术第83-85页
   ·内求法的气功态是中医四诊的依托第85-88页
     ·中医诊疗的内求空间第85-86页
     ·内求所以治神第86-87页
     ·按摩之真在内功第87-88页
     ·古代医家内求法成就第88-89页
 本章总结第89-90页
5. 问道中医归于内求第90-93页
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简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
下一篇:基于医案分析的三焦不畅相关病机、证候及治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