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3-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综述第16-70页
 综述一 2003~2012年国内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第16-30页
  1 检索方法第16-17页
  2 研究现状第17-23页
  3 小结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第30-48页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治疗第30-36页
  2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及针灸治疗第36-41页
  3 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8页
 综述三 原发性痛经的针刺介入时机第48-54页
  1 不同针刺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第48-49页
  2 不同针刺介入时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比较第49-50页
  3 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综述四 针灸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第54-70页
  1 针灸对体表微循环影响第54-57页
  2 针灸对脏器微循环的影响第57-63页
  3 针灸对微循环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第63-64页
  4 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第70-80页
 1 经穴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第70-72页
 2 介入时机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第72-75页
 3 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80-142页
 实验一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影响的研究第80-9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2-83页
  2 实验结果第83-86页
  3 讨论第86-92页
  4 小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实验二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影响的研究第98-12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01-102页
  2 实验结果第102-116页
  3 讨论第116-121页
  4 小结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4页
 实验三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影响的研究第124-14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27-128页
  2 实验结果第128-135页
  3 讨论第135-138页
  4 小结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2页
总结第142-145页
附表第145-146页
结论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个人简历第150-152页
附图第152-156页
附 查新报告第156-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后伸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一篇:内求法作为中医理论形成主导方法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