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汽车系统动力学分岔研究回顾 | 第17-31页 |
1.2.1 汽车系统动力学分岔特征的研究 | 第17-26页 |
1.2.2 汽车稳定区域研究 | 第26-30页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30-31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第2章 引入驱动的汽车动力学模型 | 第35-51页 |
2.1 统一滑移率公式的推导 | 第35-40页 |
2.1.1 车轮转动动力学分析 | 第35-38页 |
2.1.2 统一滑移率公式的推导 | 第38-40页 |
2.2 引入驱动的五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2.2.1 坐标系定义 | 第40-41页 |
2.2.2 汽车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41-43页 |
2.3 仿真验证 | 第43-49页 |
2.3.1 轮胎力学混合滑移特性仿真 | 第43-45页 |
2.3.2 轮胎动力学演变过程仿真 | 第45-47页 |
2.3.3 整车相空间特性仿真 | 第47-4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汽车系统动力学平衡点的求解与分岔特征确认 | 第51-86页 |
3.1 汽车系统动力学平衡点简介 | 第51-53页 |
3.2 基于遗传算法和拟牛顿法的平衡点求解方法 | 第53-59页 |
3.2.1 算法简介 | 第53-54页 |
3.2.2 算法验证 | 第54-59页 |
3.3 汽车系统动力学平衡点求解 | 第59-76页 |
3.3.1 平衡点的求解流程 | 第59-61页 |
3.3.2 基于前轮转角变化的平衡点求解 | 第61-70页 |
3.3.3 基于驱动力矩变化的平衡点求解 | 第70-76页 |
3.4 平衡点的分岔特征确认与分析 | 第76-85页 |
3.4.1 平衡点的分岔特征确认 | 第76-77页 |
3.4.2 前轮转角对平衡点分岔特征的影响 | 第77-81页 |
3.4.3 驱动力矩对平衡点分岔特征的影响 | 第81-8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4章 零转角下驱动对汽车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分析 | 第86-102页 |
4.1 驱动力矩对汽车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86-90页 |
4.1.1 驱动力选择与施加方式 | 第86页 |
4.1.2 状态空间分析 | 第86-87页 |
4.1.3 时域分析 | 第87-90页 |
4.2 驱动方式对汽车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 第90-97页 |
4.2.1 驱动力选择与施加方式 | 第90页 |
4.2.2 状态空间分析 | 第90-92页 |
4.2.3 时域分析 | 第92-97页 |
4.3 驱动力矩对汽车动力学分岔特征的影响 | 第97-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5章 汽车驱动转向分岔的耦合特征分析 | 第102-129页 |
5.1 汽车系统的自治模型 | 第102-103页 |
5.2 前轮转角幅值对驱动转向分岔特征的影响 | 第103-113页 |
5.2.1 状态变量的分岔特征 | 第103-106页 |
5.2.2 分岔特征的动力学演变过程 | 第106-113页 |
5.3 驱动力矩大小对驱动转向分岔特征的影响 | 第113-124页 |
5.3.1 状态变量的分岔特征 | 第113-116页 |
5.3.2 分岔特征的动力学演变过程 | 第116-124页 |
5.4 驱动转向分岔的耦合特征分析 | 第124-127页 |
5.4.1 基于前轮转角幅值分岔的分析 | 第124-126页 |
5.4.2 基于驱动力矩大小分岔的分析 | 第126-12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6章 基于驱动力矩和转向角分岔的驾驶稳定区域求解 | 第129-141页 |
6.1 驾驶稳定区域的定义 | 第129-130页 |
6.2 驾驶稳定区域的求解 | 第130-134页 |
6.2.1 思路与方法 | 第130-132页 |
6.2.2 结果分析 | 第132-134页 |
6.3 驾驶稳定区域的验证 | 第134-139页 |
6.3.1 驾驶稳定区域的验证 | 第134-137页 |
6.3.2 驾驶稳定区域和临界车速的对比 | 第137-13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9-141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141-144页 |
7.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第141-142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2-143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