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农用地的法律保护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2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理论价值 | 第13页 |
2.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4页 |
(四) 研究结构 | 第14-15页 |
(五)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研究的主要文献分析 | 第15-17页 |
2.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 | 第17-19页 |
(六) 农用地的功能 | 第19-23页 |
1.土地、农用地与土地制度 | 第19-21页 |
2.农用地的功能 | 第21-23页 |
一、 我国农用地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3-38页 |
(一) 我国农用地法律保护的历史变迁和成就 | 第23-27页 |
(二) 我国农用地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38页 |
1.农用地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 | 第27-29页 |
2.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不健全 | 第29-31页 |
3.“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 | 第31-32页 |
4.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 第32-34页 |
5.农用地权利的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 | 第34-36页 |
6.农用地保护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36-38页 |
二、 国外农用地法律保护的经验和启示 | 第38-48页 |
(一) 美国农用地的法律保护 | 第38-40页 |
1.购买开发权 | 第38-39页 |
2.鼓励公众参与农用地保护 | 第39-40页 |
(二) 英国农用地的法律保护 | 第40-41页 |
1.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 | 第40-41页 |
2.土地管理的共管机制 | 第41页 |
(三) 日本农用地的法律保护 | 第41-43页 |
1.土地征用制度 | 第41-42页 |
2.土地交易制度 | 第42-43页 |
(四) 国外农用地法律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8页 |
1.建立科学的土地评估制度 | 第44-45页 |
2.加快发展我国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 | 第45页 |
3.建立完善的农用地法律法规体系 | 第45-46页 |
4.建立适应国情的农用地保护激励机制 | 第46-48页 |
三、 完善我国农用地法律保护制度的对策 | 第48-62页 |
(一) 完善我国农用地法律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48-50页 |
1.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8-49页 |
2.因地制宜原则 | 第49页 |
3.保护者受益原则 | 第49-50页 |
(二) 完善我国农用地法律保护制度的对策 | 第50-62页 |
1.完善农用地保护的立法体系 | 第51-54页 |
2.完善我国现有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 第54-55页 |
3.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 | 第55-56页 |
4.完善现行农用地征收补偿制度 | 第56-58页 |
5.完善农用地权利的救济制度 | 第58-59页 |
6.设立农用地激励保障制度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